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6亿美元融资落定新石器,无人配送从“小组赛”迈向“淘汰赛”新征程

   时间:2025-11-04 18:49:4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资本正以空前力度押注中国无人配送赛道。阿联酋磊石资本、高成投资、中信资本等十余家国际知名机构近日联合向新石器注资超6亿美元,创下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私募融资新纪录。这场资本盛宴不仅标志着行业从“群雄混战”转向“头部定局”,更预示着物流智能化变革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四年前,美国企业Nuro曾以6亿美元D轮融资和86亿美元估值成为行业标杆,其多激光雷达技术方案虽代表前沿方向,却因单车25万美元的制造成本陷入商业化困境。高昂的硬件支出与分散的物流需求形成双重枷锁,导致Nuro在2025年最新融资中估值缩水30%,最终被迫放弃重资产模式,转向技术授权的轻资产运营。这一案例折射出全球无人配送行业的深层矛盾:脱离成本控制的“技术至上主义”终将遭遇市场淘汰。

中国企业的崛起路径呈现鲜明对比。新石器自2018年创立之初便确立“成本可控、场景适配”的核心战略,其创始人余恩源的物流行业积淀成为关键优势——从快递小哥到快递柜发明者,再到无人机配送探索者,这种多维度的行业认知使其技术路线选择更具现实针对性。通过视觉方案为主的技术架构与自建工厂模式,新石器将硬件成本压缩至10万元以内,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60%以上。

商业化突破来自对场景的精准把握。新石器从计划性物流切入,逐步延伸至即时配送领域,今年成为全球首个实现万台规模L4级无人车队交付的企业。当单月交付量突破千台时,公司已实现单月盈利,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10亿元级别。这种“技术降本-场景验证-规模扩张”的良性循环,使其在15个国家300余个城市部署超1.1万台设备,累计行驶里程突破5000万公里。

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印证着行业逻辑的重构。在新石器融资案例中,投资人不再单纯追逐技术概念,而是将盈利能力与规模效应作为核心指标。这种转变直接体现在第二梯队企业的融资困境中:九识智能B4轮融资额较上一轮下降67%,新资本入场意愿低迷;白犀牛等企业虽获老股东加码,但融资规模远不及预期。行业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已占据国内泛城配市场60%以上份额,规模壁垒与生态壁垒形成双重护城河。

新石器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多维布局:在客户结构上,小B客户占比超50%,2026年预计提升至80%,形成“大B稳定订单+小B场景渗透”的抗风险组合;在场景拓展方面,业务覆盖快递、生鲜、冷链、商超等八大领域,特殊场景处理能力持续提升;在成本控制层面,随着规模扩张,单车硬件成本有望降至8万元以内,每单配送成本压缩至0.1元以下。这种“规模-成本-体验”的正向循环,使其在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与细分场景中占据先机。

淘汰赛阶段的新竞争维度正在显现。Momenta等自动驾驶企业凭借乘用车技术复用优势入局,其视觉感知算法可直接迁移至物流场景,降低研发成本;比亚迪等车企则依托全产业链能力,通过新能源生产线改造将制造成本再降15%-20%。面对跨界竞争,新石器已启动战略升级:与多家车企建立供应链合作,首创“全域智能调度中枢”运力解决方案,并将阿联酋作为海外扩张支点,2026年海外销售目标设定为5000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