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近日通过社交平台详细阐释了小米汽车持续开展车辆测试的深层考量。他强调,测试工作贯穿产品研发全周期,量产前侧重设计验证,量产后聚焦用户体验优化,科学系统的测试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石。
针对网友关于SU7和YU7已上市仍见大量路测车的疑问,雷军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作出回应。他透露,小米汽车采用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规范,在黑河零下30℃的极寒环境、吐鲁番50℃以上的高温环境以及帕米尔高原5100米海拔的缺氧环境中,全面模拟用户可能遭遇的极端使用场景。这种覆盖"三高"(高温、高寒、高原)的严苛测试,确保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
据雷军介绍,小米汽车在测试环节投入巨大资源。目前SU7车型已部署727辆测试车,累计完成1300万公里道路实测;YU7车型投入664辆测试车,实测里程突破850万公里。这些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小米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
雷军特别指出,他本人每年都会亲自参与测试工作,强调"每款车必须通过严格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才能上市"。即便车辆正式交付后,小米仍会持续收集用户实际使用数据,通过泛化测试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这种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策略,旨在提前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
面对"测试是否为行业基本操作"的质疑,雷军坦承所有车企都会进行测试,但小米在测试重视程度、投入规模和实测里程三个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他相信随着更多用户驾驶小米汽车,产品的卓越品质将得到充分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