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出席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一场讲座,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发表了独到见解。在谈及当前备受关注的“AI泡沫”争议时,他明确指出技术革新过程中出现的资本过热现象本质上是金融市场的波动,而非技术本身价值的虚化。
“当基础设施全面就绪,模型开发进入实质阶段时,资源投入不会造成浪费。”蔡崇信以基础设施建设的类比解释道,技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对应着特定的资源需求,当前对AI模型的投入正如同建造房屋时的内部装修,是价值实现的必要过程。他特别强调,这种投入与资源错配有着本质区别。
为说明技术价值与市场波动的辩证关系,蔡崇信援引了二十年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历史案例。他指出,2000年前后爆发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实质上是资本市场对新兴技术的过度反应,而非技术本身的失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今天的互联网产业不仅恢复了活力,更展现出远超泡沫时期的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
在对比不同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征时,蔡崇信特别区分了AI技术与加密货币的差异。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前部分加密货币项目存在严重的价值虚高问题,其市场表现与实际技术支撑严重脱节。相比之下,AI技术虽然面临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但其对生产效率的根本性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这场持续约一小时的演讲中,蔡崇信通过历史案例与现实观察的交叉分析,为听众勾勒出技术演进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图景。他反复强调,判断技术价值应当着眼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实质性改变,而非短期内的市场估值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