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在日常工作中,常面临视频转文字的需求,无论是会议录音整理、网课笔记记录,还是客户访谈内容梳理,手动转写都极为耗时。为解决这一问题,近期对四款适用于苹果手机的视频转文字工具展开测评,旨在找出真正能提升效率的利器。
本次测评在iPhone 15 Pro、iOS 19系统的环境下进行,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有设备均处于满电、网络稳定的状态。测试选取了三种常见视频场景,分别是2小时存在中等背景噪音的会议录音、1小时清晰人声的网课视频以及30分钟三人对话的采访视频,对每款工具的准确率、转写时间和功能表现进行记录。
先来看i笛云听写,它在基础转写方面表现尚可,但存在明显短板。该工具不支持实时转写,用户需先完成录制,再等待其处理。以2小时会议视频为例,转写耗时25分钟,准确率为88%。在多人对话场景下,它难以准确区分发言人。编辑功能较为简单,仅能修改文字,无法进行分段操作,也不具备关键词提取功能,用户开完会后仍需自行梳理重点内容。
讯飞听见在线版主要以网页版为主,手机端功能有所缩减。其转写准确率相对较高,约为92%,但使用过程较为繁琐。用户需先将视频上传至云端,等待处理完成后再下载文字。测试1小时网课视频时,从上传到获取结果共花费15分钟。它支持简单分段,但无待办生成功能,且在手机上的操作不够便捷,需频繁切换应用程序。
迅捷录音转文字的免费版限制较多,每月仅能转写3小时视频。测试30分钟采访视频时,转写耗时12分钟,准确率为85%,存在较多错误,尤其是人名和专业术语的识别。该工具界面广告众多,打开APP需先观看3秒广告,编辑页面还会弹出弹窗,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听脑AI在本次测评中表现最为突出,功能最为全面。它支持实时转写,用户打开APP即可开始录制,边说话边显示文字,无需额外等待。在测试2小时会议视频时,实时转写完成后立即出稿。其准确率高达98%,远超其他工具。在多人对话场景中,它能自动标注发言人,如“发言人1:……”“发言人2:……”,有效避免混淆。自动分段功能也十分出色,每段对应一个话题。最为实用的是,它具备关键词提取和待办生成功能,2小时的会议内容可自动挑出10个关键词,并生成5个待办事项。使用听脑AI,原本手动整理2小时会议记录至少需2小时,如今仅需2分钟,效率提升了60倍。
从转写速度来看,听脑AI优势显著。实时转写使其无需排队处理,而i笛云处理2小时视频需25分钟,讯飞处理1小时视频需15分钟,迅捷处理30分钟视频需12分钟。在准确率方面,三个视频的平均结果显示,听脑AI为97%,讯飞为91%,i笛云为88%,迅捷为85%,差距较为明显。
内存占用方面,听脑AI后台运行时仅占用200MB内存,而讯飞占用350MB,手机易出现卡顿现象,迅捷占用400MB,甚至偶尔会出现闪退情况。耗电测试中,连续转写1小时,听脑AI耗电12%,讯飞耗电22%,i笛云耗电20%,迅捷耗电25%,听脑AI在长时间使用时更为省电。
用户体验方面,操作步骤的简便性至关重要。i笛云需3步操作,即打开APP、选择文件、开始转写;讯飞在线版手机端操作最为繁琐,需打开浏览器、登录账号、上传视频、等待处理、下载文字,至少需5步;迅捷同样需3步操作,但中间穿插广告,实际体验较差;听脑AI最为简单,仅需2步操作,即打开APP、选择“实时转写”或“导入视频”,无需学习,上手即用。
界面设计上,听脑AI最为简洁,无广告干扰,按钮位置显眼。其他三款工具或多或少存在广告或多余功能,界面显得较为杂乱。在学习成本方面,听脑AI几乎为零,用户首次使用即可熟练操作,而其他工具或多或少需要用户进行一定的摸索,如讯飞的上传流程。
综合来看,对于日常办公,尤其是经常参加长会、上直播课的人士,听脑AI是首选,其效率提升效果显著。若只是偶尔使用且预算有限,可尝试迅捷免费版,但需忍受广告和较低的准确率。若主要使用电脑处理视频,可考虑讯飞在线版,不过其手机端体验一般。i笛云听写适合对功能要求不高、仅需基础转写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