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Kimi-k2 thinking模型发布!编程表现出色,IMO数学题求解遇挑战

   时间:2025-11-07 07:14:4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月之暗面公司近日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Kimi-k2 thinking模型,这款具备通用智能体能力和深度推理功能的思考模型,标志着AI技术在复杂问题解决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模型通过多轮工具调用机制,能够高效应对编程、数学及逻辑推理等领域的挑战性任务。

作为Kimi K2系列的最新迭代,此次发布的模型在7月11日首发的10000亿参数基础上,通过9月5日发布的Kimi K2-0905版本实现了核心能力升级。新版本不仅强化了智能编码能力,支持256K长文本处理,还将API输出速度提升至每秒60-100Token,并兼容Claude Code技术标准。在定价策略上,基础版每百万输入token(缓存未命中)收费4元,输出收费16元;针对高速运算场景推出的turbo版本,输入价格提升至8元,输出价格达58元。

在实际测试环节,研发团队重点考察了模型在三个关键领域的能力表现。在编程测试中,要求生成包含导航栏、主体展示区及两个特色功能的开源模型分享网站原型。生成的HTML页面不仅完整实现了所有功能模块,搜索框、按钮等交互元素均可正常使用,点击上传模型按钮会弹出文件格式及大小限制提示。整个项目生成耗时约3分钟,消耗9K token,但在多次测试中偶尔出现程序崩溃现象。

数学能力测试选取了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最具挑战性的第六题。基础版模型经过4分钟运算,在21188字的思考过程中给出了4048的错误答案(正确答案为2112),消耗23.5K token。升级至turbo版本后,虽然运算时间缩短至2分钟,但token消耗量激增至38.5K,且答案依然错误。面对另一道IMO竞赛题时,模型在深度思考10余分钟后停止运算,两次尝试均卡在47000字左右的思考节点未能给出答案。由于缺乏图片识别能力,复杂数学公式的输入成为制约模型表现的瓶颈。

在逻辑推理测试中,模型展现出较强的基础认知能力,能够快速识别并规避常见逻辑陷阱。面对进阶型推理题目时,模型可在1分钟内给出准确答案,单次推理消耗约16.6K token。测试表明,该模型在处理需要多步骤推导的复杂问题时,仍存在运算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月之暗面发布新模型前两天,阿里云刚推出Qwen 3系列最强推理模型Qwen3-Max-Thinking的早期预览版。两家科技企业接连在智能推理领域发力,反映出当前AI行业竞争焦点正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深度开发。随着智能体技术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模型的推理运算能力将成为衡量AI实用价值的核心指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