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拉开帷幕,全球顶尖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成果在此集中亮相。本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竞技场”,多家企业携最新产品同台展示,涵盖工业、服务、陪伴等多个场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
在宇树科技的展台上,两个人形机器人正表演整齐划一的拳击动作,引发现场阵阵喝彩。据该公司市场部经理谢诗羽介绍,此次参展的机器人阵容包括人形机器人G1、R1和H2,以及多款不同型号的机器狗。其中,G1不仅能打拳,还能模仿网络热门舞蹈,灵活度令人惊叹。谢诗羽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实力。”
德国企业Neura Robotics首次参展便带来“王牌产品”——工业机器人MAiRA。这款全球首款商用认知机器人搭载集成式人工智能和新型无接触式安全传感技术,可实时感知环境变化,适配多种工业场景。该公司首席营销官刘欣宜透露,未来计划将人形机器人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并期待通过进博会拓展合作机遇。
服务机器人领域同样亮点纷呈。Immobot可立克魔科技推出的家庭陪伴机器人专为老年人设计,具备主动交互功能。该公司CEO何来晨介绍,这款机器人能通过环境感知主动寻找用户并发起对话,突破了传统AI模型需被动唤醒的限制。其圆润的外形和灵动的“大眼睛”设计,更增添了亲和力。
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进程正在加快。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表示,公司正聚焦工业场景,开发搬运、分拣等具体应用,并计划今年起在商业导览领域投入使用。特斯拉上海区总经理孙嘉泽则透露,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已进入安装阶段,预计2026年底投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的目标。
产业链协同发展也成为热点。乐聚智能董事长冷晓琨宣布,公司将围绕人形机器人上下游布局,在电机驱动、模块化关节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在相关论坛上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已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从“舞台展示”向“工厂应用”加速转型。
尽管技术迭代迅速,但核心零部件成本、性能等问题仍待突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构建机器人大模型是关键。他提出,当机器人在陌生场景中能完成80%的指令任务时,将标志着具身智能达到“ChatGPT时刻”。“明年或后年,谁能实现这一目标,谁就能引领全球行业。”王兴兴说。姚佳则表示,工信部将支持国内外企业联合攻关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