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日在德国完成了一次备受瞩目的试驾活动,驾驶小米首款电动汽车SU7完成了长达800公里的行程。此次试驾路线覆盖柏林至汉堡、汉堡至法兰克福两段高速路段,其中在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上,SU7最高时速达到260公里,充分展现了其动力系统的强劲性能与底盘调校的稳定性。这一表现不仅引发行业关注,更被视为小米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重要信号。

根据公开参数,小米SU7提供后驱与四驱双版本选择。四驱超长续航Max版搭载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达495千瓦,峰值扭矩838牛·米,零百加速仅需2.78秒,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突破800公里。该车型还配备25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音响、128线激光雷达及双英伟达Drive Orin-X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智能驾驶硬件配置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后驱版本则通过差异化动力策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此次试驾重点验证了车辆的高速操控性能。据卢伟冰分享,SU7在德国高速路段表现出极强的车身稳定性,即便以260公里时速行驶,转向响应依然精准,空气动力学设计有效抑制了车身侧倾。这一特性与小米汽车强调的"运动化调校"理念高度契合,为后续欧洲市场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小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正加速推进。今年6月,小米已启动欧洲市场调研,重点考察销售网络布局与本地化合作可能性。根据最新规划,小米汽车将于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首款投放车型极有可能为SU7高端版本。此举旨在通过技术领先的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应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激烈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严格的环保法规与安全标准将成为小米汽车必须跨越的门槛。
在智能化领域,小米SU7延续了品牌生态优势。其搭载的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多设备互联,语音交互与手势控制功能经过深度优化。虽然自动驾驶具体功能尚未完全公布,但基于小米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市场普遍预期其将推出具有创新性的辅助驾驶方案。这种"硬件性能+智能生态"的组合策略,或将成为小米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欧洲市场已成为全球车企争夺的焦点。小米SU7凭借800公里续航、2.78秒破百等参数,在性能层面已跻身第一梯队。但品牌认知度建设、本地化服务网络搭建以及合规性改造,仍是其需要突破的三大挑战。此次德国试驾既是技术验证,也是市场预热,小米汽车能否复制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持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