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桐乡乌镇拉开帷幕。为期四天的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活动,向全球参会者展现了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果与未来方向。
峰会期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成为焦点。11月6日,17个涵盖大模型、智联网、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项目获得该奖项。中国工程院院士、评审委员会主席邬贺铨指出,这一奖项旨在发现并展示全球领先科技成果,为技术创新树立标杆,推动科技向善与成果共享,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化世界。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集中亮相。机器人与真人同台竞技、AI视频制作平台实现“一句话生成视频”等创新应用,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体验。本届博览会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成为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展示窗口。
11月7日下午,峰会主论坛举办“六小龙乌镇对话”,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等6家企业的负责人与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表示,技术突破关键节点后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与会者普遍对人工智能的潜力充满信心,强调需通过技术与监管的协同,在创新中保障安全。
除开幕式与主论坛外,峰会还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与会专家指出,这些讨论为互联网前沿观点的碰撞提供了平台,充分激发了技术创新的活力。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将其比喻为“汇集多元观点的孵化器”,认为它推动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进步。
11月6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乌镇举行。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这一引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理念。近年来,中国落地了多个国际交流平台,与世界互联网大会共同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持。这些平台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洞见的交流与共享。
中国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表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为网络空间的繁荣提供了方向。他强调,需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确保各国和每个人在网络空间中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共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共同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