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发表在《应用工效学》期刊的研究为久坐办公人群带来了福音。研究显示,采用特定的“坐—站”轮换模式,能有效缓解下背部疼痛,这一发现为改善办公健康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由格里菲斯大学主导,联合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团队对比了两种坐站轮换方案的效果:一种是统一规定的“坐30分钟、站15分钟”固定比例;另一种是由参与者根据个人舒适度或偏好自行设定的个性化比例。
参与研究的对象均为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人员,且在入组前一个月内均出现过下背部疼痛症状。所有参与者均已配备并使用可调节高度的升降式办公桌,这为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硬件条件。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干预,无论采用固定比例还是自定比例,参与者的下背部疼痛均得到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遵循30:15固定轮换方案的受试者在“最严重下背部疼痛程度”上的改善更为显著。这一组别的参与者还报告了压力水平下降、专注力提升等额外益处。
格里菲斯大学“工作、组织与福祉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夏洛特·布雷肯里奇博士指出,固定比例方案的清晰结构和稳定节奏可能是其效果更佳的关键。她表示:“参与者普遍认为30:15方案易于执行,且执行得更为规律,这很可能得益于其明确的指导性。”
相比之下,个性化方案虽然赋予了参与者更大的灵活性,但可能导致执行的一致性下降。布雷肯里奇博士解释称,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参与者可能更容易因个人偏好或环境因素而调整坐站时间,从而影响整体干预效果。
研究还发现,固定比例方案的依从性明显高于自定比例组。更高的依从性或许解释了为什么30:15比例在缓解下背部疼痛方面成效更显著。布雷肯里奇博士强调:“清晰的规则和稳定的节奏有助于参与者形成习惯,从而更持久地坚持这一方案。”
尽管个性化方案在灵活性上具有优势,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需要缓解下背部疼痛的伏案工作者而言,固定比例的“坐—站”轮换方案可能更为有效。这一发现为办公场所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更健康的日常行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