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相机市场的战火持续蔓延,大疆与影石这两家科技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层面升级为全方位的市场博弈。久谦中台最新发布的全球运动及全景相机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大疆在运动相机领域占据66%市场份额,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上市三个月即斩获43%全球市场,而传统龙头影石的市场份额骤降至49%。但弗若斯特沙利文同期发布的报告却呈现截然不同的数据——影石以75%市占率保持领先,大疆仅获17.1%。这份报告因"内部数据核查"问题经历多次撤回修改,至今未能正式发布。
面对第三方数据的冲突,影石创新公开质疑久谦中台报告的权威性,同时对沙利文的波动数据保持沉默。这场数据争议背后,是两家企业在技术重叠领域的深度碰撞。大疆的无人机技术与影石的全景影像技术存在显著交集,视觉感知、影像稳定、智能剪辑等核心技术成为双方争夺的制高点。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速从2020年的45%下滑至2024年的18%,大疆急需通过全景相机开辟新增长极,而占据全景相机市场86%营收的影石,则通过推出平价产品与跨界无人机进行防御。
价格战成为双方交锋的首个战场。大疆Osmo 360以2999元的定价直击影石价格体系,较其旗舰产品Insta 360 X5首发价低800元。影石迅速反制,推出2399元的Insta360 X4 Air扩大价格覆盖区间,同时在营销层面发起"截流"行动——向购买大疆产品的用户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这种贴身肉搏的竞争策略引发市场关注,有消费者指出影石存在过度营销之嫌,而大疆始终保持技术竞争的克制姿态。
财务数据的对比凸显出竞争的残酷性。2024年大疆营收突破800亿元,净利润达120亿元,同期影石营收56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这种体量差距在产品策略上表现明显:大疆延续无人机领域的"价格屠夫"策略,通过Action4运动相机千元级降价快速占领市场;影石则侧重技术壁垒构建,其一键成片、隐形自拍杆等专利功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创始人刘靖康在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承认,友商的价格战为市场扩容创造条件,但影石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5.9%暴露出转型压力。
真正的决战焦点正在向全景无人机领域迁移。这款整合无人机与全景相机技术的新品类,成为双方技术实力的终极检验场。影石2022年推出的"瞳Sphere"全景相机已实现无人机360度隐形拍摄,2025年发布的影翎Antigravity则更进一步,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合成全景影像的同时,提供AI剪辑模板、高额云存储等创作支持。大疆则凭借Matrice 400无人机展现技术底蕴,该机型可挂载7个负载,悬停时间达53分钟,在25米/秒风速下仍能精准避障。
技术路径的分野逐渐清晰。影石强调影视创作自由度,其影翎Antigravity通过算法优化实现飞行路线稳定控制;大疆则聚焦专业影像能力,新发布的跟拍无人机neo 2支持4K60fps录制与滑动变焦功能。双方都在补齐技术短板:大疆筹备中的Avata 360全景无人机将搭载360度双镜头,影石则持续优化无人机隐身拍摄技术。这种技术互渗导致市场边界模糊,消费者得以用更低成本获得更专业的全景拍摄解决方案。
资本市场的反应折射出竞争的残酷性。尽管影石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2.64%,但高额的芯片定制与战略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下滑,股价在11月7日单日跌幅超过3%。大疆虽未公布全景相机具体销量,但其通过运动相机降价策略已快速提升市场渗透率。这场跨越空域的技术竞赛远未结束,全景无人机领域的终极对决或将重新定义消费级影像设备的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