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汽车新国标:为电车划定安全红线,加速回归理性竞争新赛道

   时间:2025-11-14 17:55:2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在汽车行业引发广泛讨论,其中关于“零百加速不得低于5秒”的规定成为舆论焦点。这一条款在电动汽车加速性能普遍突破3秒的背景下,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对性能车的限制,但实际标准明确允许用户通过手动模式切换运动状态,核心目标是避免普通消费者因误操作或过度追求性能而引发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曾经属于百万级超跑的3秒级加速能力下放至20万元级车型。部分车企在营销中过度强调性能参数,导致普通驾驶者难以适应突发动力输出,进而引发漂移、失控等事故。新国标通过设定默认加速模式,既保留了车辆的运动潜力,又为日常驾驶划定了安全边界,这种“双模式”设计被业内视为平衡创新与安全的务实方案。

针对电动汽车特有的安全痛点,新国标提出多项针对性措施。在动力电池领域,要求热扩散测试必须达到“不起火、不爆炸”标准,并新增底部碰撞防护设计;智能驾驶方面,强制要求每次启动时确认驾驶员资质,行驶中持续监测手部姿态与视线方向,杜绝“脱手驾驶”等危险行为;在人机交互层面,规定挡位、灯光等关键功能必须配备实体按键,禁止行驶中播放娱乐影像,从源头减少分心驾驶风险。

隐藏式门把手的普及曾引发多起事故,新国标明确要求车门内外把手均需配备机械释放装置,碰撞后非碰撞侧车门必须自动解锁。对于零重力座椅,规定主驾位靠背角度不得超过35°,旋转座椅行车时必须固定向前。这些条款直指新能源汽车过度追求科技感而忽视安全本质的倾向,例如某品牌此前宣传的HUD游戏功能,因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而被明确禁止。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新国标将重塑汽车产品竞争逻辑。过去以加速性能、屏幕尺寸为核心的营销话术将逐渐失效,车企需转向安全技术、续航真实性等实质性竞争。虽然部分条款可能增加研发成本,但长期来看,扎实的安全基础能降低事故率,提升品牌口碑。例如自动驻车系统与安全带解扣的联动设计,虽是小细节却能有效防止溜车事故。

尽管有声音担忧标准限制创新,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新国标划定的“安全红线”恰逢其时。标准设置6个月征求意见期,并对关键条款给予1-3年过渡期,既保证严谨性又留出调整空间。当市场从“比加速”转向“比安全”,消费者将更理性看待汽车产品,那些依赖“暴力加速”“伪科技”的车型终将失去市场,而真正注重安全与实用性的品牌将获得长期发展机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