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蓝色起源公司近日在航天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研发的可重复使用重型运载火箭“新格伦”在佛罗里达州完成第二次发射任务。此次发射不仅实现了一级火箭的海上回收,更标志着蓝色起源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火箭回收技术的航天企业,紧随SpaceX之后。
发射过程中,“新格伦”火箭一二级分离后,第一级按计划降落在大西洋的回收船平台,第二级则继续搭载NASA的火星探测器飞向预定轨道。此次任务中,火箭搭载的“逃逸与等离子体加速和动力学探测器”(ESCAPADE)是一对双胞胎卫星,它们将前往火星研究大气层。除NASA的探测器外,火箭还携带了美国卫讯公司的技术演示设备,用于支持航天局的通信服务项目。
“新格伦”火箭以首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约翰·格伦命名,采用两级设计,直径7米,高度达98米,整流罩宽度近7米,起飞推力为1750吨。其第一级配备7台BE-4液氧甲烷发动机,使用液化天然气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具备深度变推力能力;第二级则搭载2台BE-3U液氢液氧发动机,可在太空中多次点火。该火箭设计为部分可重复使用,一级助推器计划可重复使用多达25次。
此次发射并非一帆风顺。“新格伦”的首次飞行于今年年初进行,当时第二级成功进入轨道,但第一级在回收途中爆炸,未能按计划降落。此次发射也曾多次推迟,原计划在“春末”进行,后因太阳活动高度活跃及其对航天器的潜在影响,发射时间一再延后,直至太空天气条件改善才得以实施。
发射成功后,蓝色起源的成就引发了同行的关注与祝贺。SpaceX的CEO格温·肖特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太棒了”,创始人马斯克随后也表达了祝贺。这一发射不仅展示了蓝色起源的技术实力,也为其在全球航天市场的竞争中增添了筹码。目前,SpaceX凭借猎鹰9号、猎鹰重型和星舰火箭主导着全球发射市场,而蓝色起源的突破或许将改变这一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也在加速推进可回收火箭的研发。据产业链消息透露,中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于11月中下旬首飞。该火箭融合了猎鹰9号架构与星舰部分特性,具备挑战现有可复用火箭市场格局的潜力。此前,国内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发射任务,“朱雀三号”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目前,该火箭已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近日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除“朱雀三号”外,中国还有多款火箭正在冲刺年关。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被称作“猎鹰9中国版”,2024年因静态点火意外“飞行”而备受关注。10月,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顺利完成,预计于2025年底前首飞,逐步支撑未来每年60次以上的高频发射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长征十二甲火箭,配备九州云舰“龙云”发动机,今年8月成功完成二级静态点火测试,同样预计2025年底前首飞。
随着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的成功发射,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愈发激烈。中国商业航天各梯队正全力冲刺,期待在年关之际带回更多好消息,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