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的聚光灯下,这家以搜索起家的互联网巨头,正以AI原生企业的新身份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当创始人李彦宏展示出全自研三万卡AI训练集群时,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在算力自主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这个曾被质疑"技术理想化"的企业,用十二年时间构建起从芯片到应用的完整AI生态链。

回溯至2013年,当移动互联网红利处于巅峰期时,百度却逆势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这种超前布局在五年后迎来首个里程碑——阿波罗自动驾驶计划启动,使中国首次跻身L4级自动驾驶研发第一梯队。2018年昆仑芯的诞生更显魄力,在英伟达垄断全球AI芯片市场的背景下,百度选择最难的技术路径,用八年时间完成从FPGA研发到全自研集群的跨越。如今昆仑芯已支撑起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其部署规模突破数万卡,在信通院认证中达到"五星级"标准。
在应用层,百度的转型更具颠覆性。传统搜索业务经历AI化重构后,70%的首条结果以富媒体形式呈现,月活用户达3.82亿。文心大模型与三星、荣耀等625家厂商的深度合作,使其API成为行业技术底座。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服务市场的突破:智能云业务保持27%的同比增速,在AI公有云市场连续六年领跑;千帆平台聚集46万企业用户,孵化出130万个智能体应用,形成独特的产业生态。
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更具象征意义。萝卜快跑每周25万单的全无人订单量,验证了技术落地的可行性。其2.4亿公里的累计行驶里程中,1.4亿公里为全无人驾驶,服务覆盖全球22个城市。这种从实验室到城市街道的跨越,不仅重塑出行方式,更创造出移动生活新空间。李彦宏引述的ARK研究数据显示,到2030年美国robotaxi成本将降至每英里0.25美元,预示着出行革命即将到来。

技术自主性的突破在芯片领域尤为显著。新一代昆仑芯M100将于2026年上市,主打大规模推理场景;M300则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训练,2027年投入市场。同步发布的天池超节点产品,单个即可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这种全栈自研能力使百度成为国内唯一完成"芯片-框架-模型-应用"闭环的企业,其智能云服务连续六年占据市场首位。
在产业赋能层面,百度展现出技术普惠的野心。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的发布,标志着AI开始具备自主优化能力。从港口调度到金融风控,从农田灌溉到能源设计,该系统能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方案,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这种能力正在改变企业数字化路径,使AI从工具升级为组织底层逻辑。
当行业还在争论大模型商业价值时,百度已构建起多维竞争壁垒:2300万开发者组成的飞桨生态,连续六年领跑的智能云服务,以及覆盖C端与B端的完整产品矩阵。这种布局使百度在AI时代完成身份转换——从互联网公司蜕变为新型基础设施提供商。十二年技术长征验证的不仅是战略定力,更揭示出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追逐风口,而是创造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