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泰海通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境外子公司收购一家印尼证券公司的相关议案。这一动作标志着该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此前其已在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和越南展开业务布局。
国泰海通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5年,其旗下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便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并明确将亚太地区作为发展重心。2019年底,国泰君安国际通过收购越南投资证券(IVS)50.97%的股权,进一步扩大了在东南亚的业务版图。越南投资证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达1610亿越南盾,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金融及股权投资、IPO辅导上市、融资等多个领域。
东南亚市场一直是中资券商海外布局的关键区域。中国银河证券作为较早进入该市场的中资券商之一,于2018年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集团证券业务,将业务网络延伸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洲覆盖范围最广的中资券商之一。根据其2025年半年报披露,银河海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在投行业务方面,累计完成34笔股权及债券融资交易,总规模达18亿新加坡元,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市场最大规模的REIT(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首次公开募股项目,跨境投融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另一家中资券商华泰证券也在东南亚市场积极布局。其新加坡子公司于2023年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和豁免财务顾问资质,得以在新加坡合法开展证券交易及企业融资业务。2025年,该子公司进一步获得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荐人资质,具备主板IPO项目的承揽与管理资格。华泰证券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自去年以来,公司将国际化作为面向未来的重点战略深入推进,从人才储备到基础设施建设均实现境内外一体化布局,以此深度融入国际市场,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机遇,推动国际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对中资券商业绩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Wind数据显示,从可比数据来看,15家A股上市券商的国际业务实现营收201.20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13家境外业务实现正增长,增幅超过10%的达12家。从国际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这15家券商中有12家的占比均有所提升。
有分析认为,中资券商加速海外布局,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在国际业务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小券商虽然起步较晚,但业务也在快速增长。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等创新业务为中资券商提供了新的展业机遇。当前,RWA领域被视为券商创新业务的新战场,券商积极申请相关牌照,并将传统业务向数字资产、虚拟资产等领域深度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