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突破性研究将先进化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探索地球早期生命痕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团队通过分析数十亿年前的岩石样本,成功识别出迄今最古老的生物化学信号,并将产氧光合作用的出现时间大幅提前,为生命演化研究开辟了全新路径。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研究团队由多国科研机构联合组成,历时三年采集了406份特殊样本,包括古沉积岩、化石碎片、现代生物组织及陨石等。这些样本覆盖了从33亿年前到现代的时间跨度,旨在验证生命分子在极端地质条件下能否长期保存。项目负责人表示,传统方法仅能检测到未被完全破坏的有机物,而新方法通过捕捉分子级别的化学指纹,能够识别被地质作用改造过的生命痕迹。
在南非约瑟夫斯达尔燧石层中,研究团队检测到33亿年前的明确生物化学信号。这些沉积岩中的分子模式与现代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高度吻合,将有机分子可追溯的时间上限推前了15亿年。更令人惊讶的是,在25.2亿年前的岩石中发现了产氧光合作用的分子证据,比此前通过碳同位素推断的时间早8亿多年。这一发现表明,地球大气层的氧化过程可能比现有理论推测的更为复杂。
该技术的突破性在于其跨学科融合特性。化学分析能够解构复杂物质组成,人工智能则擅长从海量数据中提炼规律,二者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研究范式。项目组成员指出,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地球样本,未来还可用于分析火星岩石或小行星带回的物质,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目前团队正在优化算法模型,计划将检测灵敏度提升至十亿分之一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