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拜航展的室外静态展示区,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无人机——翼龙-X,以1:1全尺寸模型的形式首次亮相国际航展。尽管没有飞行表演的轰鸣声,但这款无人机凭借其硬核的性能参数和全场景作战能力,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数十个国际客户纷纷驻足咨询,成为航展上的一大亮点。
翼龙-X无人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参数,重新定义了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能力边界。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6.2吨,外挂载荷高达2吨,机内载荷也有300千克,远超美国MQ-9B无人机。机身配备8个翼下挂点和1个机腹挂点,通过复合挂架可扩展至16枚弹药,一次出动即可完成对一个坦克连的精确打击。在航时与航程方面,翼龙-X搭载国产800千瓦级AEP-80涡桨发动机,续航时间长达40小时,最大航程突破10000千米,具备洲际飞行能力,单架机可对20万平方公里海域实施72小时不间断监控,作战半径覆盖远海关键航道。其自主研发的涡桨发动机维护性、可靠性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搭配IN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抗干扰数据链,即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实现超视距精准控制。
翼龙-X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模块化多任务能力,通过快速切换载荷构型,可在不同战场场景中无缝切换角色。作为全球首款综合反潜无人机,它搭载4个声呐浮标吊舱(共44个G类/A类浮标),可构建广域水下监测网,配合机腹对海搜索雷达,能精准探测潜艇指挥台围壳或潜航通气管。发现目标后,可直接投放ET60轻型反潜鱼雷,这款电动力鱼雷射程10公里、航速42节,能在6-450米水深对抗多种水声干扰。在2024年南海演训中,4架翼龙-X曾成功模拟拦截3艘“敌潜艇”,成功率超85%,相比传统有人反潜机,成本仅为1/5,却能实现长时间持续巡逻,大幅拓展反潜作战的覆盖范围。
除了反潜能力,翼龙-X还是一款空地海一体化打击平台。机翼下的“武器库”彰显其全面打击能力:对海可挂载YJ-9E反舰导弹,高空发射射程达25公里,精准打击1000吨以下舰艇和高速导弹艇;对地能搭载CM-400AKG超音速导弹(5.5马赫速度、240公里射程)、蓝剑-21AR反辐射导弹及多种制导炸弹,兼顾远程精确打击与近距支援;对空可配备PL-108红外制导空空导弹、PL-12AE中距空空导弹,既能拦截敌方无人机、直升机,也能应对轻型固定翼飞机的威胁。
翼龙-X还能切换侦察、电子战等构型,成为多场景支援与电子战平台。搭载光电侦察吊舱和合成孔径雷达,可全天候穿透云雾获取目标信息;配备电子干扰吊舱和通信侦察吊舱,能干扰敌方雷达与通信系统,截获关键信号;甚至可挂载云影160巡飞器,实现“母机+子机”协同侦察打击,在反恐、边境巡逻、海上搜救等任务中同样游刃有余。
翼龙-X在迪拜航展的高关注度,背后是中国无人机产业多年积累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主流的MQ-9B无人机相比,翼龙-X不仅载重、航时更优,还率先实现了“反潜+反舰+对地+对空”的全维度能力,而美军MQ-9系列需分型号才能实现单一任务,这种“一机多能”大幅降低了客户的采购与维护成本。从发动机、航电系统到弹药配套,翼龙-X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客户可根据需求随时升级作战软件,无需依赖外部技术支持;其模块化设计能快速适配高温沙尘、远海高湿等不同环境,尤其契合中东、非洲客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作为翼龙系列的升级款,其前身翼龙-3已获得沙特、巴基斯坦等国订单,更在实战场景中验证了可靠性;而翼龙-X的反潜、电子战等新能力,精准命中了国际市场对“低成本全域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
翼龙-X的亮相,标志着中国无人机产业体系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从核心零部件来看,国产涡桨发动机突破了动力瓶颈,北斗导航解决了定位依赖,复合挂架、小型精确弹药等配套产业的成熟,让无人机从“平台”升级为“完整作战系统”;从研发理念来看,翼龙-X基于实战场景正向设计,每一项能力都对应明确的客户需求,这种“需求牵引技术”的模式,让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今,中国无人机已占据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的主要份额,翼龙-X的境外静展,预示着中国高端装备出口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转型。当一款无人机既能执行远海反潜,又能实施对地精确打击,还能提供持续侦察支援,其背后是材料、电子、动力等多领域的技术协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