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即将成为智能汽车技术的重要展示舞台,小米汽车将在这一盛会上首次公开其全新研发的“Xiaomi HAD增强版”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智能驾驶技术演进方向的热烈讨论。
Xiaomi HAD增强版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实现了全场景零接管驾驶能力。在特定预设条件下,车辆可自主完成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全程驾驶,无需驾驶员手动介入。这项技术通过提升驾驶便利性与安全性树立了新标杆,但不同配置车型的表现存在差异。以小米YU7为例,其搭载的高算力硬件平台使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响应速度和精度显著优于同级产品;而SU7低配版因缺少激光雷达且算力为84TOPS,部分功能体验可能受到限制。
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堪称行业典范。首期研发资金投入达57.9亿元,组建了超过1800人的专业团队,涵盖算法开发、硬件集成、测试验证等多个领域。同时,企业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顶尖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转化。这种“资金+人才+科研”的协同创新模式,为小米在自动驾驶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技术突破显著,小米始终将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企业明确强调,当前辅助驾驶系统仍属于L2+级别,驾驶员需在行驶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权。这种对安全边界的清晰界定,既体现了企业对用户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也为行业树立了技术伦理的示范样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必须坚守安全底线。
从产业格局看,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的竞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数据规模、算法效率、用户体验构成三大核心竞争要素。企业需要解决如何通过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出更智能的决策模型,如何优化算力分配以平衡系统响应速度与能耗,以及如何设计更符合人类驾驶习惯的交互界面等关键问题。小米此次发布的技术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参考,其技术路径选择或将影响未来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