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2025年三季报亮眼:净利大增,汽车首盈,生态布局前景广阔

   时间:2025-11-19 11:47:5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资本市场因短期波动而出现股价回调时,小米集团2025年三季度财报却以一系列亮眼数据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净利润同比激增80.9%、创新业务首次实现盈利、全生态协同效应持续释放,这些硬核指标不仅验证了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更勾勒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广阔前景。在股价短期波动的表象之下,企业基本面的持续夯实与估值体系重构的长期机遇正逐渐显现,理性投资者对小米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成为本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达283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交付量突破26万台,距离全年35万台的交付目标仅一步之遥。这样的产能爬坡速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堪称罕见,彰显了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业务已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7亿元的经营收益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正式进入盈利周期。为巩固技术优势,小米新设立由雷军亲自领导的架构部,集结行业顶尖人才攻关下一代技术架构,计划2026年完成800V高压平台、中央计算架构等三大统一平台建设,2027年推出续航超1000公里的"昆仑"车型,持续筑牢技术壁垒。

手机×AIoT生态作为小米的基本盘,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智能手机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出货量连续增长,17系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Pro及Pro Max版本占比超80%,高端化转型成效显著。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实现5.6%的稳健增长,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提升10.8%,其中境外收入占比达34.9%的历史新高,全球化布局成果斐然。在技术创新方面,小米全球首个规模化"大模型+智能家居"生态正式落地,自研MiMo系列大模型实现10亿智能设备接入,在端侧AI领域实现性能与隐私的双重突破,通过"硬件+订阅服务+生态分成"的新模式,开启从硬件销售向服务增值的转型新篇章。

经营质量的提升在毛利率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集团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22.9%,在存储成本上升等行业压力下,依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供应链管理升级实现了盈利水平的稳步提升。这一成绩获得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招银国际、中信建投等券商纷纷重申"买入"评级,认为小米当下估值具备显著性价比,目标价分别高达61.3港元与58.8港元,看好其2026年汽车业务利润释放带来的价值重估。

面对部分基金的减持行为,市场需要以更理性的视角进行解读。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小米股价累计涨幅显著,部分基金选择获利了结属于正常投资操作,并非对企业价值的否定。与此同时,景顺长城、睿远基金等多家机构选择坚守甚至增持,彰显了长期投资者对小米战略布局的信心。小米独特的"自研大模型+硬件制造+亿级设备生态"三位一体优势,在全球科技行业中具有稀缺性,这种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正是长期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

在应对行业挑战方面,小米展现出充分的战略准备与执行能力。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上坦诚面对2026年购置税补贴调整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并明确了应对策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矩阵、提升运营效率。雷军亲自回应舆论质疑,用权威测试数据佐证产品安全标准,彰显了企业对产品品质的绝对自信。在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加持下,小米有能力穿越行业周期,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

从业务结构看,小米已形成"手机筑基、汽车突破、AIoT赋能"的多元增长格局;从技术布局看,端侧AI的规模化应用与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构建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从商业模式看,从硬件销售向生态服务的转型,打开了长期增长的想象空间。这种全方位的战略升级,正在推动小米从传统硬件企业向AI生态服务企业转型,估值体系也将随之迎来根本性重构。短期股价波动难以掩盖企业的核心价值,小米三季度财报所展现的增长韧性、创新突破与生态潜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理性投资者所认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