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神舟二十一号携月壤砖归来,太空“历练”一年,助力月球基地建设新突破

   时间:2025-11-20 02:14:1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划破苍穹返回地球时,除了平安归来的航天员,舱内还静静躺着一件特殊"乘客"——编号R5的月壤砖。这块在太空历经365天极端环境考验的砖块,不仅承载着中国航天人对月球基地建设的探索,更可能成为人类在月球建造"广寒宫"的关键基石。

2024年,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将74块模拟月壤砖送入中国空间站,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太空实验。这些砖块被固定在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直面真空、宇宙射线、极端温差等严酷考验。科研团队特别设计了为期三年的梯度实验方案,每年回收不同批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当编号R5的样品率先返回时,其完好无损的状态让整个科研团队为之振奋——没有开裂、没有粉化,连最细微的剥离现象都未出现。

这块看似普通的砖块,实则凝聚着尖端科技。科研人员根据真实月壤成分数据,通过特殊配比模拟出替代材料,再运用热压烧结技术制成。其抗压强度达到普通砖块的三倍以上,却保持着相近的密度,既能承受-190℃至180℃的剧烈温差循环,又具备抗辐射、耐紫外线的特性。更关键的是,这种砖块可通过太阳能加热在月球现场烧制,为未来机器人自主建造提供了可能。

选择在太空进行暴露实验绝非偶然。地球上的模拟装置再精密,也无法完全复刻月球表面的真实环境——那里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宇宙射线直接穿透,微流星体频繁撞击,昼夜温差超过300℃。中国空间站的舱外平台,恰好提供了验证材料适应性的绝佳场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比太空实验样品与地面原始材料,能够精准分析性能退化机理,预测长期使用可靠性。

这项研究直指月球基地建设的核心难题:运输成本。从地球运送每公斤物资到月球,费用堪比等重黄金。要实现可持续驻留,必须就地取材。月壤砖的成功验证,意味着未来月球基地可能采用类似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建造方式,减少对粘合剂的依赖,降低施工难度。这些砖块不仅能构筑居住舱,还可铺设登陆通道、建造辐射防护墙,甚至开发地下科研设施。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建筑材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就像古代长城需要夯土,现代高楼需要钢筋混凝土,月球基地的持久性同样取决于基础建材的可靠性。这块经历太空"淬炼"的月壤砖,正用其稳定的表现回答着一个关键问题:人类能否在月球上建造真正意义上的"家"?随着后续实验样品的陆续返回,这个答案将越来越清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