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傍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重要时刻。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标志着此次太空任务圆满收官。然而,这次返回过程却因前期遭遇的意外状况备受瞩目。
11月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原计划当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受到微流星体撞击,导致飞船受损,返回计划被迫推迟。这一突发状况,让整个航天领域高度关注。
经过一系列仿真试验、地面测试和评估,11月14日,载人航天办公室宣布神舟二十号飞船不具备返回放行条件,随即启动备份船发射工作。当天,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转移至对接在空间站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同时,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前往空间站。这是中国空间站自发射以来,首次启动应急备份救援流程。
据通稿披露,此次疑似是微流星或空间碎片(MMOD)击中了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舷窗。由于撞击部位较小,基本排除了某些国家恶意轨道打击的可能性,属于纯粹的巧合。神舟飞船的舷窗结构特殊,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高硅氧防热玻璃,在飞船返回时承受热流,耐高温但耐压性欠佳;内两层是带有密封圈的铝硅酸盐强化玻璃,用于承担大气压力。若外层舷窗玻璃受损,强度下降,再入过程中可能破碎,高温气流会冲刷不耐热的内层耐压玻璃。尽管设有防火帷幕,但仍存在内层玻璃破碎,导致返回舱高空失压的风险,类似联盟 - 11号飞船的惨剧可能重演。因此,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是确保航天员安全的稳妥之举。
为应对MMOD威胁,中国空间站为关键设备配置了双重冗余,从去年神舟十八号起,逐步为空间站关键部分安装高强度双层惠普尔护罩,未来还会加装更多防护板。不过,空间站无法像战场坦克那样全方位防护,风险始终存在。
中国空间站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二的有人驻留空间站之一,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三舱综合体,还有三个对接口,两个用于接待神舟载人飞船,一个用于接待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标准驻站三人,乘组交接时可达六人,每年发射2艘神舟载人飞船,每次驻站半年。相比之下,国际空间站有多个国家的多种飞船共同服务,运输手段相互冗余、补充。例如,2013 - 2015年,美国“天鹅座”OA - 3货运飞船、俄罗斯“进步”M - 27M货运飞船、美国“龙”CRS - 7货运飞船接连发射失败,空间站补给一度紧张,但得益于“曙光”(FGB/Zarya)和“星辰”(DOS/Zvezda)两个舱推进系统燃料充足,以及2015年8月日本H - IIB发射HTV - 5货运飞船,缓解了危机。2022年联盟MS - 22飞船遭空间碎片撞击,一位宇航员通过执行Crew - 5的载人龙飞船应急撤离;2024年波音星际线飞船故障,两位乘组滞留太空,应急撤离也依靠执行Crew - 8的载人龙飞船,宇航员用泡沫箱拼了临时座椅C6和C7返回。这些案例表明,国际空间站的冗余依赖载人龙飞船的载人余量。而神舟飞船载人数量固定,无法塞进更多人,故障时让乘组原地加班半年也不现实,因此中国采用更保险的应急救援方案,通过“滚动值班”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
中国以一国之力难以同时开发多种飞船部署运输体系,空间站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只有一种货运飞船和一种载人飞船。为提高载人航天安全系数,国内采用高可靠性 + 系统级冗余方式适应发射窗口正常延期,并推出“救援飞船”方式。即在发射场提前备份好下一艘飞船和长征二号F/G运载火箭,初步组装后分别贮存。长征二号F/G火箭停放在90号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2号总装空间,完成组装和测试但不与神舟飞船 - 整流罩 - 逃逸塔组合体对接。若空间站在轨遇险,就用贮存的火箭和飞船组装并快速发射救援航天员;若没问题,备份飞船和火箭转移至1号总装空间,作为下一次任务飞船,实现“滚动值班”。
救援方式有“8.5天方案”和“16天方案”。“8.5天方案”针对空间站遭较严重破坏、部分关键子系统失效、航天员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此时启动工位整合方式,长征二号F/G火箭、备份飞船和逃逸塔转运至91号工位整合快速发射,试验队三班倒赶进度,周期可压缩至7 - 8天,适用于紧急救援。但此方案压缩了飞船整备流程,打上去的神舟飞船主要用于救人,难以达到半年在轨寿命。“16天方案”适用于空间站无法返回但无生命危险的情况,值班火箭从2号总装空间转移至1号总装空间,备份值班飞船在技术区用11天完成整备,随后进行船罩组合体、逃逸塔和运载火箭整合,火箭垂直转运至91号工位发射。此方案发射的飞船具备全功能、全寿命,可继续完成任务。
神舟二十号此次遭遇的问题并非高危事件,新闻通稿称空间站工作正常,航天员无生命危险,因此未启动“8.5天方案”,而是按“16天方案”执行补发方案。但11月14日神舟二十一号就带着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把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和不具备返回能力的神舟二十号飞船留在空间站。虽未官宣原因,但有猜测认为可能与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上携带的四只小鼠有关。这四只小鼠原计划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号返回,返回推迟后,鼠鼠驻站时间接近设计寿命三倍,若死在上面,处理尸体和微生物/病毒问题可能麻烦。
停泊的神舟二十号飞船整体完好,舷窗耐压玻璃未受损,只是返回有风险,短期内可满足避难需求。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空船发射带来额外机会,对接空间站后,神舟二十号可进行一次无人返回。减掉航天员质量后,它可完成一次300千克级的空间站下行任务。此前新闻发布会提及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进行的梦舟一号飞船任务将下行空间站的舱外服B,如今或许可直接由神舟二十号飞船带回,具体下行物品将由任务指挥部决定。
随着人类太空活动增加,MMOD中轨道碎片数量急剧上升,其小尺寸带来的探测难题,对航天器防护和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是否要为空间站添加远程主动探测雷达,乃至安装主动防御设备,都值得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