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规设5秒加速门槛:安全为先,性能车未凉,汽车业迈向新方向

   时间:2025-11-20 21:17:4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汽车安全标准引发广泛讨论,其中关于乘用车启动后默认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得低于5秒的规定,成为消费者与行业关注的焦点。不少人担忧这是否意味着性能车将退出市场,但深入解读后发现,这一调整更多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量,而非限制技术发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电机直驱特性使得许多车型加速性能远超传统燃油车,3秒、4秒破百的车型屡见不鲜。然而,这种“暴力加速”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数据显示,2024年因新能源车型加速失控导致的事故数量同比增长47%,其中多数案例涉及新手司机或从燃油车切换至新能源车的用户,他们尚未适应“一踩即窜”的动力输出特性,误踩油门的情况频发。

新规将默认加速时间设定为5秒,并非随意为之。调研显示,当前驾校教练车及主流燃油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普遍在5秒以上,这一数值既能满足日常超车、起步需求,又能让大多数驾驶者从容控制车辆。以5秒破百计算,其加速度约为5.56m/s²,相当于0.57倍重力加速度,推背感明显但不会过度突兀,符合公共道路的安全驾驶范围。

针对“性能车将受打压”的质疑,新规明确区分了“默认模式”与“驾驶模式选择”。征求意见稿中强调,车企仅需将车辆上电后的初始状态设置为温和加速模式,但必须保留运动模式、赛道模式等选项。例如,宝马M2 CS等高性能车型未来启动时将默认进入“舒适模式”,若驾驶者希望体验极限加速,需通过手动切换模式实现。车评人韩路对此评价:“切换模式的过程,本质上是提醒驾驶者注意责任,避免因疏忽引发危险。”

新规的另一亮点是强化了安全配置要求。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需标配“踏板误踩抑制功能”,当车辆静止或低速行驶时,若系统检测到油门误踩,将自动限制动力输出并发出声光警报。碰撞发生后150毫秒内切断动力、非碰撞侧车门无需工具即可开启等条款,进一步提升了事故后的生存概率。这些措施被业内视为“用技术弥补人为失误”的典型案例。

从受众角度看,三类群体将受到直接影响。首先是性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汉L四驱版等车型,仅需通过软件调整将舒适模式设为默认,无需改动硬件,生产流程几乎不受影响;其次是潜在购车者,未来提车后需适应更温和的初始加速体验,但可通过切换模式释放车辆潜力,这对新手而言反而降低了失控风险;最需警惕的是非法改装群体,新规明确禁止通过刷程序、改装发动机等方式将加速时间压缩至5秒以内,此类车辆将无法通过年检,上路后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拘留。

公共道路的本质是共享空间,而非竞技场。新规的出台,本质上是引导车企从“比拼加速”转向“比拼安全”,推动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当技术进步不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出行便利,汽车社会也才能迈向更成熟的阶段。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