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极客玩具到大众爆款:Rokid乐奇如何重塑智能眼镜生态新格局?

   时间:2025-11-21 18:44: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向终端设备渗透的浪潮中,智能眼镜正以独特姿态站在消费电子变革的前沿。2025年厦门眼镜展期间,一款融合时尚设计与AI交互功能的智能眼镜引发行业关注,其背后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探索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创新实践。

这款由Rokid与BOLON联合推出的智能眼镜,通过将AR显示、健康监测等模块集成于轻量化镜框,重新定义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形态边界。产品发布当日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其双十一期间在京东渠道销量同比增长10倍,全平台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用户日均佩戴时长接近8小时,展现出从极客玩具向大众消费品跨越的强劲势头。

影视飓风创始人Tim在产品发布会上分享的体验颇具代表性:"这款设备捕捉的影像与视觉感知完全同步,就像佩戴着会记录的日记本。"这种"无感记录"特性源于产品对交互逻辑的重构——将摄像头、传感器等核心组件隐藏于不足50克的镜框中,在保持传统眼镜外观的同时,实现了提词、翻译、导航等功能的实时投射。据技术团队透露,产品上市两个月内已完成200余项功能迭代,平均每天处理3-5个升级需求。

传统眼镜巨头BOLON的加入,为这场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双方合作模式突破常规:Rokid专注AR显示技术研发,将非显示类技术向合作伙伴开放;BOLON则依托全国3000余家线下门店,构建起体验式消费场景。这种分工模式既解决了智能眼镜"不可能三角"(显示效果、续航、舒适度)的平衡难题,又通过模块化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用户既可选择单光镜片,也能定制全视线变色镜框。

市场数据印证着这种战略的有效性。IDC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06.5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增速领跑全球。在技术路径选择上,头部企业呈现明显分化:部分厂商追求参数极致化,而Rokid选择"日常可用性"作为突破口,通过多模型战略(支持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和开放生态构建差异化优势。目前其应用生态已覆盖支付、导航、音乐等高频场景,与支付宝、高德等企业的合作案例,为行业树立了场景化落地标杆。

用户画像的迁移印证着市场培育成效。初期科技从业者占比近半的用户群体,如今已扩展至更广泛的消费阶层,26-45岁中青年用户占比达70%。这种转变背后,是产品对真实使用场景的深度理解——从影视创作者的"第一视角"记录,到商务人士的实时翻译需求,智能眼镜正在重构人与数字世界的连接方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