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禾赛速腾错位竞争:出货量与技术的较量,谁能定义激光雷达未来?

   时间:2025-11-21 19:28:4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这对老对手的博弈轨迹愈发清晰。在禾赛宣布单季净利润突破2.56亿元、累计出货量突破百万台的同时,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审视。这场竞赛不仅关乎企业当下的盈利能力,更决定着谁能在智能驾驶的下一阶段掌握行业话语权。

禾赛科技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通过AI合成的语音开场引发关注。公司管理层透露,AI技术已渗透至差旅管理、文档处理、测试编码等核心业务环节,累计节省运营成本超千万元,全年运营费用预计减少1亿元。这种效率优先的战略转型,标志着激光雷达行业从技术竞赛向成本控制的范式转移。禾赛创始人李一帆强调,公司正通过规模化效应构建护城河,其主力产品ATX在合同量、出货量及可靠性方面持续领跑市场。

市场对禾赛的业绩反应却呈现两极分化。尽管营收净利双增,但其美股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三日累计下跌超6%,港股市场最高跌幅达10%。这种反差折射出资本市场对行业逻辑的重估:当激光雷达从"选配"变为"标配",单纯的出货量增长已不足以支撑估值,技术迭代能力成为新的核心指标。业内人士指出,禾赛当前面临的产品空窗期可能长达一年,这为竞争对手提供了技术超越的窗口期。

速腾聚创的转型路径恰与禾赛形成镜像。这家曾以性价比著称的企业,正通过自研芯片与数字架构实现技术跃迁。其推出的SPAD-SoC芯片使产品分辨率与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专利公开数量以641项领跑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突破直接反映在市场渗透上——在最新统计的10家L4自动驾驶企业中,速腾聚创已占据6家供应商份额,与禾赛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客户结构的差异正在重塑两家企业的市场表现。禾赛深度绑定的小米SU7、理想L系列等车型销量爆发,直接拉动其出货量同比增长228.9%。反观速腾聚创,虽然与比亚迪达成合作,但受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及产品迭代周期影响,市场拉动效应尚未充分显现。这种由下游客户质量决定的竞争态势,迫使激光雷达厂商必须同时具备技术硬实力与市场软着陆能力。

行业分水岭正在显现。智能驾驶进入下半场后,整车厂采购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为单颗雷达付费转向为整套感知系统买单。这要求供应商不仅提供硬件,更要深度参与感知算法与整车控制的协同开发。速腾聚创明确提出向"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平台"转型,试图通过系统级解决方案构建不可替代性;禾赛则依托规模优势,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上持续深耕。

技术定义权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禾赛下一代产品FXT计划于2026年底量产,这款针对L3级自动驾驶的多雷达融合方案,将决定其能否延续市场领先地位。速腾聚创的EM系列新产品则通过全数字化架构实现性能跃迁,其市场落地速度将成为关键变量。在这场竞赛中,最终胜出的或将不是出货量冠军或财报明星,而是能在技术架构层面建立标准的话语权掌控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