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市普文镇近日迎来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突破——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西北院总承包的嘎洒秤杆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一项目作为云南省“茶光互补”模式的首次实践,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茶”的立体化发展格局,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项目选址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镇,总装机容量达30兆瓦。设计团队将光伏板架设于距地面2.5米的高度,并设置6.5米宽的行间距,既满足茶树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双重利用。这种“一地两用”的模式使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显著提升,形成了光茶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技术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光伏板形成的遮阴与漫射光环境对茶叶品质产生积极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板下种植的茶叶叶绿素含量提升12%,茶氨酸含量增加8%,茶叶的香气与口感均得到优化。这种“以光促茶、以茶养地”的良性循环,不仅提高了农业附加值,还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新思路。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4825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9万吨,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了西双版纳雨季施工的技术难题。针对当地年降水量超1500毫米的气候特点,创新采用“无人机撒料”技术提前完成组件与支架布放,大幅缩短了户外作业时间。同时,联合设计单位优化地基处理方案,使用级配碎石换填技术确保设备基础稳定性,仅用20天就完成开关站主要设备基础施工,为项目按时并网创造了条件。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种“农光互补”模式不仅适用于茶园,还可推广至中药材种植、渔业养殖等领域。通过光伏板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既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又能促进乡村振兴,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目前,项目团队正在编制技术规范手册,计划在云南省内推广相关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