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智绘未来场景无限”为主题的智慧城市场景创新发布活动近日在京举办,集中展示了17项智慧城市场景创新成果与35项场景需求清单,为城市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活动通过“常态化+集中化”的发布机制,持续推动前沿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实践。
在智慧城市场景创新成果方面,本次发布的第三批17项成果覆盖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数字更新等领域,其中8项为国内首创。由北京市司法局联合企业研发的“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成为焦点,该模型通过“高密度小参数”技术架构,实现了从立案到结案的全流程智能化办案,办案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过一倍。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教育、文旅、交通等场景的创新应用,逐步构建起“北京验证、全国推广”的标准化路径,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场景需求发布环节延续“综合清单+专项清单”模式,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教委及石景山、大兴两区共释放35项技术需求。市级综合需求聚焦门户网站AI服务优化、潮白河流域京津冀应急监管协同等19个领域;教育专项需求围绕5G-A物联网教学、AI智慧学伴等5个方向展开;石景山区提出微尺度气象预报保障、大模型基层宣传等5项区域治理需求;大兴区则重点布局老年人体检报告智能解析、慢性病管理等6项数字医疗场景,为技术企业与产业需求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作为创新生态的核心载体,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正式启动生态伙伴招募计划,构建“市区资源整合、政企生态共建”的协同发展模式。中心整合了6类独享资源与3类通用资源,同步推出公共数据使用公约,通过“先创新、后授权”的数据服务机制,为入驻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北京城市数智化发展协会发布95项数据核心技术清单,涵盖数据治理、智能分析、安全防护等6大类别,可支撑智慧交通、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15个领域的创新应用。
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重点建设项目信息,信令实验室与空间图实验室同步开启技术攻关伙伴招募,聚焦通信信号分析、空间数据建模等核心技术突破。随着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枢纽功能的持续强化,北京正加速巩固其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在京落地验证,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北京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