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iPhone用户来说,将微信中的约会信息存入日历一直是个繁琐的过程。想象一下,当你和好友约定“明天上午11点去商场吃饭”,通常需要经历长按消息、复制、退出微信、寻找日历应用、新建日程、粘贴内容、手动设置时间等一系列操作。这一连串步骤不仅耗时,还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在操作完成前就失去了期待的心情。
面对这一痛点,一款名为“Todoo!记忆土豆”的应用悄然出现,试图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解决方案。这款应用将iPhone上原本不太常用的操作按钮,转化为一个“一键记忆”的快捷入口。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后台截图和AI文字识别技术,自动解析屏幕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日程安排,直接存入用户的日历中。
具体操作非常简单:用户只需按住操作按钮,屏幕会短暂闪烁,随后应用会在灵动岛区域开始识别意图。例如,当你在微信中与朋友敲定“明天上午去西溪天街吃饭”后,只需按下按钮,Todoo便会自动提取时间、地点等信息,生成一条日程。整个过程无需切换应用,全程仅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
除了微信聊天,Todoo的应用场景还远不止于此。例如,当你在猫眼或淘票票购买电影票时,应用能够识别影院名称、放映时间、座位号等详细信息,并自动生成观影日程,甚至备注票价和优惠信息。无论是小红书上的游戏延期通知,还是微信中朋友提醒的快递取件时间,甚至餐厅的取餐码,都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快速保存。
在提醒功能方面,Todoo也做了细致设计。所有生成的日程默认会设置两次提醒:一次在开始前15分钟,另一次在正点时间。如果用户觉得间隔太短,还可以在日程详情中自定义调整,例如将提醒时间改为提前一小时,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
对于没有操作按钮的老款iPhone用户,Todoo同样提供了替代方案。通过iOS的辅助功能,用户可以将“轻点背面两下或三下”设置为触发快捷指令的操作。这样一来,只需轻敲手机背盖,即可实现与操作按钮相同的功能,甚至显得更具科技感。
尽管Todoo的创意和实用性值得肯定,但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存在一些体验上的不足。例如,在处理多轮对话时,应用的识别逻辑尚不够完善。举例来说,当用户在微信中与朋友协商时间,最终确定为11点,但Todoo可能会因抓取到之前的“10点半”而生成错误日程。这一问题可能与AI模型的能力或应用的分析逻辑有关,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Todoo完全免费供用户使用。然而,考虑到大模型运行API的成本,开发者未来可能会转向收费模式或推出高级版本。如果应用能够接入更强大的AI模型,并优化复杂对话的识别能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痛点,许多用户表示愿意为其付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