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滑85%至53.6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降72%至104亿元。成本端数据显示,销售和市场费用同比增长104.8%至665亿元,主要投入方向为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升级。在AI基础设施领域,过去四个季度累计资本开支达1200亿元,单季投入315.01亿元,同比增长80.1%,核心投向算力基建。
集团CEO吴泳铭在电话会上指出,AI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三年仍将供不应求。他透露,原定的3800亿元三年投资规划可能不足,当前服务器上架速度远落后于客户订单增长,若现有节奏无法满足需求,将考虑进一步追加投资。针对市场关注的AI泡沫问题,他认为基座模型、视频生成模型及全模态模型的能力提升,叠加各行业AI渗透率扩大,将支撑需求持续增长,供应链扩产需两到三年才能缓解当前短缺。
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详细阐述了淘宝闪购业务的进展。该业务已完成首阶段规模扩张,第二阶段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和订单结构,实现每单亏损较前几个月减半。数据显示,非茶饮类订单占比突破75%,高单价订单增长显著,带动食品健康、超市等品类销售。物流效率提升使单均成本降至大规模投入前水平,盒马与猫超闪购订单环比增长30%。蒋凡强调,闪购是平台升级的核心战略,目标三年内为平台贡献万亿成交并提升市场份额。
在云业务增长前景方面,吴泳铭表示客户订单积压持续增加,AI服务器产品上架速度严重滞后。企业端在研发、制造、使用等环节的AI需求不断渗透,模型训练、推理及终端产品开发均依赖云端算力,长期增长潜力显著。针对电商协同效应,蒋凡称闪购已与阿里生态产生显著协同,既提升用户活跃度又拉动相关品类成交,未来将加强远近场协同,根据市场竞争动态调整投资节奏。
关于单位经济模型优化空间,蒋凡指出笔单价提升和物流效率改善是主要驱动力。随着新客转化为高粘性用户,补贴方式将进一步优化。淘宝闪购频道日均访问用户超亿,存在巨大商业化潜力。面对资本开支规划问题,吴泳铭承认3800亿元预算可能偏保守,供应链节奏影响下将保持积极投资态度,当前更关注基础设施产生的token质量和性价比。
在资源分配策略上,吴泳铭明确基座模型训练为最高优先级,确保模型能力持续迭代以解锁更多场景。百炼平台作为推理服务重点,目标实现AI资源24小时高效利用。外部客户中,全方位使用阿里云服务的优先级高于单纯租用GPU的客户。对于行业投资价值,他认为技术升级和行业渗透率提升将驱动需求高速增长,当前服务器缺货完全由AI需求带动,未来三年供需失衡状态将持续。
在大消费领域布局方面,蒋凡表示除即时零售外,公司已覆盖盒马线下商超O2O、飞猪及高德本地生活等业务。当前重点是通过业务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例如推动品牌商家加入闪购生态,加速相关品类与闪购的融合。这种跨业务线整合策略旨在提升整体市场份额,巩固阿里在大消费领域的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