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数据中心领域前沿发展的行业盛会在北京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重新定义AI基础”为核心主题,吸引了众多标准制定者、技术引领者以及产业先锋齐聚一堂,共同勾勒未来AI基础设施的演进蓝图。在众多精彩议程中,“融合化—从通用到算力新架构”专场活动备受关注,Aginode安捷诺(原耐克森通讯系统)亚太及中东产品总监王君原发表的主题演讲,为业界带来了关于智算中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思考。
随着大模型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算力需求如同脱缰野马般“狂奔”。王君原在演讲中指出,训练模型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提出了迫切需求,互联带宽的需求量急剧攀升,数据中心互联(DCI)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数据作为AI的核心资产,其安全性要求也日益严苛。在这样的背景下,智算中心网络发展呈现出全新的趋势。
布线在智算数据中心(AIDC)的设计阶段就占据着关键地位,它不仅承载着网络架构的复杂性,还涵盖了网络连接端口的多样性,并将这两者以底层架构的形式紧密相连。王君原强调,在布线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互联、带宽、拓展以及维护这四个关键维度。
在AI技术的强力驱动下,AIDC的网络传输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高并行性成为AIDC算力底座的核心关注点。以Tomhawk 6交换机为例,它支持512个200G通道,交换容量高达102.4T的集群配置,这一创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简化了大模型Scale - out组网。然而,这也对底层布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王君原介绍,从网络传输需求的发展速度来看,400G达到全球10M出货规模耗时8年,而800G和1.6T预计分别仅需6年和5年。这种加速演进的态势,要求网络基础设施的研发必须具备足够的前瞻性。
智算网络在演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单通道速率的发展遭遇瓶颈,其标准化进程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王君原表示,虽然每2 - 4年单通道速率会有所提升,但200G单通道速率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同时,复杂编码制式的出现提高了对链路性能的要求,光模块散热管理也面临重重困难。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并行传输成为必然趋势。
在800G以上的传输场景中,扇出模型普遍存在。王君原认为,如何有效管理扇出模型是智算中心网络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在Scale - up和Scale - out架构中,已大量采用扇出形式,可通过布线形式或直连形式对其进行管理。高密度插拔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双端口MPO的光模块将与单端口MPO16的光模块共存,双端口MPO的连接器端口密度翻倍,这无疑增加了运维的难度。
面对这些挑战,布线在打造关键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君原提出,首先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布线形式,如直连或结构化布线,为各互联平面提供灵活性,实现连接可视化;其次,要加强布线管理,涵盖标签标识管理、连接性的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管理、工单化管理以及报表统计等方面;最后,要采用稳定可靠的部件,如超低损耗类产品,优化生产测试流程,并重视安装现场管理和测试。
在演讲中,王君原还特别介绍了Aginode安捷诺携手福禄克网络、贺利氏、耐克森及扇港等业界领军企业共同成立的“数据中心行业联盟”。该联盟通过整合各方的专业优势,构建了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生态系统,旨在推动AI和下一代互联技术驱动的行业创新与发展,共同应对未来数字世界的各种挑战。
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与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Aginode安捷诺在高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被市场广泛认可的技术传承。在大会展示区,Aginode安捷诺集中展示了旗下的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其在智算时代的产品技术实力。面对智算中心对网络架构带来的变革和挑战,Aginode安捷诺凭借在产品、技术、经验和服务四个维度的综合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构建稳定可靠的智算中心网络。
在算力飞速发展的时代,综合布线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应用对于下一代AI网络底座的稳固性和演进能力至关重要。Aginode安捷诺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推动综合布线技术与智算中心网络协同发展,为构建高效、可靠的算力网络贡献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