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光辉照耀下,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工地上,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正以他们的汗水和智慧,编织着民航事业的新篇章。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民航“强基拓线”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张子钰,便是这群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与飞机跑道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2011年,初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他,便与场道维护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身为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资产管理室副主任的他,时刻将“飞行区内无小事”铭记于心,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202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了4717.8万人次,航班起降超过32万架次。随着机场改扩建工程的不断推进,不停航施工成为了新的挑战。面对航班运行与施工进度的双重压力,张子钰挺身而出,站在了安全监管的最前沿。
他深知,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于是,他带领团队构建起了一套“巡查、会议、监管”相结合的三维安全监管体系,并亲自参与编制了《昆明机场不停航施工积分管理及违规处罚管理细则》及《不停航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通过对21项风险源的精准识别与定级,他们为飞行区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网。
在东二跑道南、北标段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时,张子钰和他的团队更是昼夜不息地驻守在现场。他们顶着寒风、冒着酷暑,进行隐患排查与安全监管。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排查出30余起安全隐患,为工程的顺利推进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随着施工区域的不断扩大,监管环境也日益复杂。面对这一挑战,张子钰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通过精细化任务分解、动态调整管控重点、强化人员安全培训等举措,成功克服了大风、汛期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困难。在凌晨2点半到6点半的“黄金窗口期”,他们更是坚守岗位,不间断地对跑道进行巡视检查,确保施工与运行的安全。
新建的东二跑道将引入更多的“黑科技”,如跑道FOD(外来物)探测系统等。这些智能设备的加入,将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和人为误判的风险。张子钰,这位拥有14年经验的民航人,正将这些新技术与自己的丰富经验相结合,转化为一个个精准的安全数字模型。他深知,有了新技术的辅助,民航安全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