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未来,驶向新蓝海

   时间:2025-05-22 15:28: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贵安新区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产业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暴雨洗礼”正在进行。几辆电动重卡矗立在密集的雨幕中,车灯坚定不移,这是它们生产流程中必经的密封性测试——淋雨试验。

产品经理宋庆猛自豪地介绍,这些重卡搭载了第二代双电机驱动系统,峰值功率高达510千瓦,爬坡能力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0%。这不仅解决了山区重载运输中的“坡道后溜”难题,也让贵州牌重卡成为北京重卡之外,唯一以省级名称命名的汽车品牌,并以每年两次迭代的速度,在山区运输技术领域独树一帜。

在贵州忠辉的生产线上,新能源观光车正轰鸣而出,它们代表了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新动向。而在开阳县永温镇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磷化开泰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固态原料通过自动投料系统精准投放,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技改完成后,单车间的反应、合成产能将从每年2500吨跃升至7500吨,产品物耗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在贵阳,吉利汽车的制造基地同样热闹非凡。银河E5,这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不仅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贵阳完成,还成为了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投产的首款纯电车型。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银河E5的产销均已突破14万辆,每小时能下线45台车,展现出了强劲的“贵州造”实力。

银河E5的成功,不仅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还吸引了43家上游企业落户贵阳,涵盖了电池、座椅、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其中,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就位于吉利整车工厂附近,主要专注于车身金属结构件、车身框架结构件、底盘构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随着银河E5的销量上涨,其订单量也随之增加。

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能源产业的集群效应更加显著。工地上,防扎轮胎与电机铁芯项目共享物流通道,生物碳基电池基地与钒液流储能工厂隔街相望,未来这里将形成从轮胎、电机到储能系统的“三公里配套圈”。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动贵州”政策的推动。

为了助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贵州省成立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实施“一企一策”服务,设立了贵州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红利,正转化为新能源造车的新势能。一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5.33万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5.3%,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也有所回暖。

然而,贵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贵州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伍国勇指出,虽然贵州依托磷锂资源禀赋,在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基地建设上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了贵阳、贵安双核整车制造集群,但当前整车企业以代工为主,本土品牌溢价不足,市场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因此,全省需要加强构建“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双轮矩阵,输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培育几家“链主”企业,形成“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的产业升级模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