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变动: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计划注销,其解散决议公告期从6月10日持续至7月24日。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双方四年合作历程的结束,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蔚来汽车未来战略规划及合作模式调整的高度关注。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这家于2021年3月成立的企业,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高达5.1亿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明,业务范畴涵盖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生产线管理服务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一度被视为双方深化合作、实现资源与技术互补的关键平台。
回顾历史,蔚来与江淮的合作源远流长。早在2016年,两家企业便以代工模式携手,为蔚来车型的快速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双方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更是合资成立了注册资本高达70亿元的“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然而,该公司也已在2022年完成了注销流程,蔚来方面当时表示,该主体从未实际运营,对公司的业务未造成影响。
此次江来制造的注销决定,或许与蔚来近年来在战略层面的调整息息相关。特别是在2023年,蔚来斥资31.6亿元收购了江淮汽车的两座工厂,这一举措不仅赋予了蔚来独立的造车资质,更在品牌独立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自此,蔚来车型尾标告别了“江淮汽车”的标识,实现了生产制造环节的自主可控。
然而,在蔚来持续追求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同时,其财务状况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据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蔚来实现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但环比下降38.9%。净亏损达到67.5亿元,毛利率为7.6%,虽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较上一季度则有所下降。更令人瞩目的是,蔚来在该季度的股东权益已转为负值,流动负债超过了流动资产。累积至今,蔚来的亏损额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交付表现上,蔚来2025年一季度共交付新车42094辆,其中蔚来品牌贡献了约2.73万辆,乐道品牌则交付了约1.48万辆。然而,高昂的研发费用与营销费用依然困扰着蔚来。一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达到31.8亿元,营销费用更是高达44亿元。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合肥的智能工厂表示,蔚来始终坚守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600亿元。他强调,蔚来作为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其财务报表透明,研发投入明确计入当期费用,资产负债表清晰。尽管面临亏损,但蔚来在技术创新上的步伐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