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迎来了一位新的“星际旅者”。7月初,天文学家们惊喜地发现了一颗穿越木星轨道的天体,这是继2017年的“奥陌陌”和2019年的2I/Borisov之后,第三位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其命名为3I/ATLAS,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全球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3I/ATLAS的名字中蕴含着它的独特身份。“I”代表星际,意味着它来自太阳系之外;数字“3”则表明它是第三颗被正式确认的星际天体;“ATLAS”则是发现它的设备名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们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深入解读。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捕捉到了3I/ATLAS的珍贵图像,展示了这位星际访客的神秘面貌。据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介绍,3I/ATLAS的轨道路径呈现出高偏心率的双曲线形状,偏心率高达6.23。这种轨道形状与普通太阳系内天体的椭圆或近抛物线轨道截然不同,表明它并非太阳系内的“居民”,而是来自遥远的星际空间。
目前,天文学家们正在对3I/ATLAS的大小和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尽管其确切大小尚未确定,但观测数据显示,它具有活动性,拥有冰冷的核和彗发,因此更倾向于将其归类为彗星。赵海斌解释说,这些星际天体通常由易挥发的冰类物质和尘埃构成,当它们靠近太阳时,冰类物质会升华释放出气体和尘埃,形成明亮的彗发和彗尾。
3I/ATLAS被发现时距离太阳约6.7亿公里,位于木星轨道以内,亮度较暗,难以用普通家庭望远镜观测。然而,随着它逐渐接近太阳,亮度可能会有所提升。预计在今年10月29日左右,这位星际访客将达到近日点,并进入火星轨道以内。尽管如此,它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并将保持至少2.4亿公里的安全距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地基望远镜有望观测到这位星际天体。然而,由于它与太阳的角距离过近,将在9月之后无法观测。预计在12月初,它将出现在太阳的另一侧,届时天文学家们将重新获得观测的机会。科学家们预测,3I/ATLAS将在未来几年逐渐远离太阳系,最终重返星际空间。
回顾历史,太阳系的首位“星际访客”是2017年发现的雪茄形长条天体“奥陌陌”,而第二位则是2019年发现的2I/Borisov。这两位星际访客同样被归类为彗星。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科学家们对星际天体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对太阳系外彗星的起源地也将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