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零食巨头良品铺子连年亏损,股权“一女二嫁”引发国资争夺战

   时间:2025-07-26 00:10: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良品铺子,一家曾经风光无限、股价高涨的零食巨头,如今却陷入了连年亏损的困境,股价也大幅下跌超过八成。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陷入绝境的公司,却意外地成为了两地国资争夺的焦点,甚至因此引发了一场法律纠纷。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武汉长江国贸,这家国资企业在7月17日宣布与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达成协议,以14.91亿元的价格收购良品铺子29.99%的股权。然而,就在几天后的7月21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广州轻工集团与宁波汉意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案,涉案金额高达9.96亿元。广州轻工集团,同样是国资背景,与武汉长江国贸分别代表了武汉和广州的资本力量。

据了解,这场争夺战的根源在于宁波汉意为了缓解自身的债务压力,先与广州轻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但随后又违约,将股权转让给了武汉长江国贸。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一股二卖”的尴尬局面,也让良品铺子的控制权归属变得扑朔迷离。

更令人惊讶的是,良品铺子在最新的公告中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负,预计在-0.75亿元至-1.05亿元之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更是高达1至1.3亿元。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让良品铺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回顾整个事件,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的接触时间明显早于武汉长江国贸。早在今年5月,双方就已经签署了股权转让的协议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交易一直未能推进。直到7月14日,广州轻工因宁波汉意迟迟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宁波汉意所持的部分股份被冻结。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宁波汉意却突然宣布与武汉长江国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由于宁波汉意所持股份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广州轻工冻结,这意味着剩余股份不足以完成与武汉长江国贸的交易。但宁波汉意还是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先转让部分股份给武汉长江国贸,再由良品铺子的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转让剩余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达永有限背后站着的是知名投资机构今日资本。自良品铺子上市以来,今日资本就一直持有其股份,并多次进行减持。如果此次转让完成,今日资本所持良品铺子的股份将进一步降低。

面对“一股二卖”的局面,广州轻工不得不将宁波汉意告上法庭。在起诉书中,广州轻工要求宁波汉意履行协议条款、支付违约金并承担案件费用。而宁波汉意则辩称,与广州轻工签订的协议只是“预约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那么,为何两地国资都纷纷看好良品铺子这家亏损的公司呢?据分析,广州轻工看中的是良品铺子在消费产业方面的布局价值,希望通过收购完善自身的消费产业链。而武汉长江国贸则可能更看重良品铺子的供应链优势和品牌价值,希望通过引入国有资本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然而,对于宁波汉意来说,选择违约并与武汉长江国贸达成交易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一方面,宁波汉意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需要尽快变现股权以缓解资金困境;另一方面,武汉长江国贸开出的条件可能更符合其利益诉求。

良品铺子的陨落之路也颇为引人关注。从上市初期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连年亏损、股价大跌,良品铺子的业绩表现一直呈下滑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量贩零食赛道的兴起和竞争对手的崛起,良品铺子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以抢占市场份额。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其业绩颓势。

良品铺子的产品供应一直依赖外包模式,这导致其难以对上游实行有效把控。与自建工厂的竞争对手相比,良品铺子的毛利率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良品铺子还面临着关店潮和线上收入萎缩的双重打击。

尽管业绩不佳,良品铺子却频频进行大额分红。自上市以来,良品铺子的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累计分红额高达数亿元。这一行为无疑加剧了其资金压力,也引发了市场对其经营策略的质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