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场聚焦自动驾驶创新发展的论坛上,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的正式发放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在上海迈出了商业化运营的关键一步。此次论坛以“模数引领,智行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论坛上,包括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被授予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这一举措不仅意味着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驾驶得以实现,也预示着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向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得牌照的企业中,载客智能出行服务采用了传统出租车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的创新模式。例如,大众交通与百度智行的携手合作,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体现。大众交通集团市场部总经理葛磊表示,这种合作模式兼顾了技术与运营规范,是上海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他强调,出行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运输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服务细节,这正是传统出租车企业的优势所在。
除了大众交通,强生交通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领域。据悉,强生交通已成立智能网联专项研究团队,并与赛可智能等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智能网联车辆的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为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上海也在不断扩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的范围。根据论坛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到2027年,上海的开放道路将超过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这将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和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的路网内,还设立了自动驾驶体验区,公众可以预约体验上汽智己、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的自动驾驶车辆。这一举措不仅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自动驾驶技术的魅力,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获得牌照的企业的运营车辆也将在浦东开放道路区域开始运营。小马智行将联合上海锦江集团旗下锦江出租,在浦东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逐步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乘客只需在运营范围内通过“小马智行”APP或同名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即可一键呼叫Robotaxi。
强生交通也表示,市民可在上海临港等特定区域,通过强生致行62580APP或致行智联小程序,实时呼叫智能网联车辆。这一举措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论坛还发布了《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行动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旨在确保自动驾驶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些制度的出台,不仅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