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新纪元:王鹤揭秘“手眼脑”协同智慧零售

   时间:2025-07-28 19:35:13 来源:人民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璀璨舞台上,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超过150台这样的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标志着它们正从科研的象牙塔中走出,迈向更广阔的应用天地。从春晚舞台上的网红角色,到工厂和超市中的实际劳动力,这些机器人正引领着一场从“数字大脑”向“物理智能”的深刻变革,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制造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的强劲起跑。

在此次大会上,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机器人的创始人及首席技术官王鹤,带来了他的团队历经两年多研发的全球首个基于端到端VLA大模型的智慧零售机器人。观众只需在iPad上下单,机器人便能凭借“手眼脑”的实时协同,自主走到货架前,精准抓取指定商品,再亲手递送到顾客手中。这一过程无需任何预设轨迹,完全依赖于视觉和语言指令的实时处理。

王鹤介绍,这款机器人与传统药房自动取药机械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结构化”处理能力。传统药房自动化需要大规模的空间改造和高昂的资金投入,而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则如同即插即用的劳动力,夜间值守、白天补货,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还无需对原有店面结构进行改造。

在谈到人形机器人的演进历程时,王鹤将其划分为三个时代。从1967年至2017年,是机器人的“雏形时代”,这一时期的机器人如ASIMO、Atlas等,主要依靠预设轨迹运行,难以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自2022年起,机器人进入“运动时代”,通过强化学习在仿真环境中训练,再迁移到真实机器上,虽然实现了复杂的运动,但仍处于“蒙眼”状态。而2024年之后,随着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的应用,机器人进入了“手眼脑时代”,能够实时理解视觉信息、处理语言指令并执行动作,从而实现了在零售、工厂、药房等多场景的广泛应用。

当被问及与亚马逊仓储机器人的区别时,王鹤指出,亚马逊采用的是AGV+结构化改造的方案,仍然是上一代自动化的思路。而中国城市空间紧张,小药店、小仓库难以承担这样的改造成本。人形机器人则能够直接走进人类环境,用视觉理解各种物体,用“手”完成抓取、搬运等任务,这才是真正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针对制造业听众关于机器人难以完成“简单”动作如打螺丝的疑问,王鹤解释说,这关键在于操作的结构化程度。对于孔位固定、工具垂直下落的场景,传统自动化早已解决。但手持小产品、双手协作、孔位每次不同的非结构化操作,才是目前的难点。银河通用从最简单的“抓—放”动作做起,逐步提升精度,未来将逐步攻克更复杂的装配任务。

王鹤还提到,AI正在从象牙塔走向产业化。文本、图文大模型的成功已经证明,能够落地的模型都需要产业界的重投入。具身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银河通用已经在真实场景中跑通了商业化闭环,与宣武医院、华西二院等医疗机构合作,让机器人承担量血压、做认知测试等任务,并逐步过渡到夜间查房。未来,随着硬件、安全、成本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