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璀璨舞台上,智元机器人以其一系列创新举措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公司不仅推出了业内首个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还即将发布其精灵G2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凭借强大的原生数据采集能力和卓越的场景适配性,预示着智元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大脑”的定义涵盖了三个核心智能:运动智能、交互智能和作业智能。其中,运动智能作为基石,负责确保机器人动作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类似于人类小脑的功能。而交互智能与作业智能,则直接关系到人形机器人能否顺利融入人类社会。
王闯指出,交互智能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愿意与AI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然而,作业智能的泛化能力仍面临挑战,尚需进一步突破。他强调,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并非“大而全”的泛化型AI,而是在特定工业场景中表现卓越的“专精型”机器人。目前的关键在于让机器人将几项任务做到极致,再逐步拓展其能力边界。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工程化落地,智元机器人已成功突破千台出货大关,成为国内首批实现量产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然而,王闯坦言,机器人产业链的复杂度远超汽车或无人机行业,许多企业仍缺乏大规模制造经验。为此,智元不仅自主研发了全部关键关节,还深入合作方的生产线,提供从工艺规划到供应链导入的全流程支持。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最终形态,王闯表示目前尚无定论。智元选择在不同产品线上探索多元路径,但每条产品线上都会聚焦一个特定形态,力求实现单点突破。以双足机器人为例,虽然进入工厂并非其主要任务,但其独特的亲和性优势使其在讲解、接待、楼宇巡检等非刚性生产环节中更具吸引力。在中国移动的合作项目中,双足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展馆的讲解与互动岗位。
王闯还提到,从个体替代到群体协作的转变需要系统级的配套支持。智元已在远征A2系统中构建了机器人协作操作系统,实现了多机器人的联动表演功能。但在工业产线上,机器人间的分工协同尚未广泛开展,主要因为当前机器人数量有限,任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
相较于工业领域,家庭与养老被看作是人形机器人更具潜力的应用场景。王闯表示,尽管家庭应用对安全性、成本与多技能的综合要求极高,但即使只占据1%的市场份额,也足以成就一家巨型企业。目前,更可行的轻作业场景包括送药、铺床、提醒等。而在养老领域,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智能养老机器人的需求愈发迫切。智元展示的远征A2与小机器人联合说相声的场景,就赢得了老年观众的喜爱,展现了机器人在陪伴方面的价值。
展望未来,智元将继续在轻作业场景中迭代产品能力,如智能收衣、接收外卖等简单家务。王闯强调,只有在这些简单任务上实现稳定可靠后,才能进一步考虑高复杂度的场景,如做饭、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