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在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表现强劲,门店规模亦迅速扩张。7月30日晚间,瑞幸发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达到123.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到17亿元,营业利润率也攀升至13.8%,GMV(商品交易总额)更是高达141.79亿元。
门店数量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瑞幸咖啡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总数已达到26206家,相比去年年底的22340家,半年内新增门店近4000家,平均每天有超过5家新门店开业。这一增速无疑显示了瑞幸在市场上的强劲势头。
随着门店密度的增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遇到瑞幸门店,尤其是在商圈和CBD区域。这种高密度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率,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便利。
从财务数据来看,瑞幸咖啡的营收、利润以及门店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然而,对于加盟商而言,门店密度的增加也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能力,成为加盟商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瑞幸咖啡在财报中提到,第二季度是茶饮产品的销售旺季。自营门店收入达到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同店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13.4%。与此同时,联营门店收入同样表现出色,达到28.67亿元,同比增长55%。尽管瑞幸并未披露联营门店单店销售额的具体变动情况,但根据门店数量的增长情况推算,联营同店销售额也实现了约16%的增长。
与竞争对手星巴克相比,瑞幸在营收规模和门店数量上均实现了更大的增长。星巴克第三季度在中国区的营收同比增长8%,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门店数量新增70家,达到7828家。相比之下,瑞幸的增速更为迅猛。
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也为瑞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助力。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表示,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激发了消费者的需求,对瑞幸的供应链、服务稳定性和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瑞幸凭借其在门店、供应链和配送体系上的优势,成为各大外卖平台的优选合作品牌。
尽管业绩表现亮眼,但瑞幸在联营门店方面的销售增长却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趋势。根据财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瑞幸从联营门店获得的材料销售收入、配送服务费以及利润分成等总收入同比增长了55%,但平摊到每家门店上的收入却出现了同比下滑。这表明在原材料成本高位运行的情况下,联营门店的单店销量增长可能遇到了瓶颈。
尽管如此,瑞幸并未停止其扩张的步伐。在门店运营方面,瑞幸持续加强网络布局,提升市场渗透率。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达到2109家,其中自营门店16968家,联营门店9238家。这一速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回升,显示出瑞幸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然而,随着门店密度的不断增加,瑞幸也面临着“规模陷阱”的挑战。如何将门店密度转化为效率而非内耗,成为瑞幸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加盟商们也需要警惕市场竞争的加剧,寻找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盈利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