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科大讯飞以其多语言AI领域的最新成果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场汇聚亚洲与欧洲近20国30余位顶尖专家的研讨会,围绕多语言AI的未来展开了深入讨论。科大讯飞研究院的领航者刘聪透露,星火语音大模型现已支持100种语言的语音识别,而语音合成大模型则覆盖了55种语言,其卓越表现引领业界,标志着中国AI技术在全球舞台上迈出了关键步伐。
此次盛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各国专家跨越地理界限,线上线下共聚一堂,展现了科技无国界的魅力。长久以来,小语种国家面临数字化语料稀缺和技术边缘化的挑战,英语主导的模型占据了主导地位。匈牙利语言学家Gábor Prószéky教授指出,构建可信大语言模型的关键在于数据质量,而非数量,这对复杂语言如匈牙利语尤为重要。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的Vlado Delić教授则强调,塞尔维亚语在通用模型中的占比极低,国际合作成为破局之道。科大讯飞已规划与塞尔维亚的合作,旨在将该语言融入其翻译设备与智能系统,并以2027年贝尔格莱德世博会为契机,打造本土化大模型。
科大讯飞的技术突破正深刻影响着产业格局。7月26日,其同传技术迎来重大升级,基于星火X1底座的同传大模型在中英翻译上实现了20%的效果提升,解决了译文碎片化问题,并深度覆盖了多个专业领域,如外贸、医疗、制造等。同时,商务场景下的语音播报自然度也达到了专业播音员水平。随着星火X1的全面进化,其多语言能力扩展至超过130种语言,核心能力如翻译、推理、文本生成、数学等已与国际顶尖大模型比肩,特别是在幻觉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技术革新正转化为产业赋能的强劲动力,助力华为、比亚迪、海尔等企业,为超过1.2亿台套设备提供多语种语音交互支持,覆盖全球23种语言。在东南亚、非洲等地,这些技术已成功落地,成为中国制造全球化征程中的关键技术支撑。
英国萨里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宋一晢认为,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类价值,赋能每一个人,这要求AI必须以人为本且民主化。科大讯飞“以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景与此理念高度契合。科大讯飞正利用其技术,努力确保全球每一种语言都能在数字时代焕发光彩。
科大讯飞的多语言AI技术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文化和价值的传递者。它打破了语言障碍,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化进程注入了新活力。同时,这项技术也为AI普惠带来了可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