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摩尔线程:国产GPU新星,挑战英伟达之路漫长

   时间:2025-08-06 07:42:57 来源:木禾投研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潮中,摩尔线程这家年轻的公司迅速崭露头角。尽管成立于2020年,但其创始团队背景强大,由前英伟达高管张建中领衔,联合创始人周苑和张钰勃同样拥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经验。这样一支“英伟达+国际大厂”背景的豪华团队,让摩尔线程在创立初期就备受瞩目。

摩尔线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成立仅百日,便吸引了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天使轮融资。随后,深创投、字节跳动等机构更是豪掷数十亿元,推动摩尔线程的估值飙升。至上市前夕,公司估值已达246.2亿元,股东名单扩展至86家,资本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GPU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算力支撑,市场需求巨大。从2020年至2023年,国内半导体行业融资总额突破5000亿元,其中GPU融资占比超过15%。英伟达凭借其在高端GPU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算力芯片的佼佼者。而国内芯片企业,尽管与英伟达高端芯片存在较大差距,但发展空间巨大,备受资本关注。

摩尔线程的发展速度惊人,四年间连续推出四代芯片,最新一代“平湖”芯片性能卓越,已达到FP8精度,FP32精度下算力峰值可达32TFlops,性能介于英伟达的A100与H100之间。然而,2023年摩尔线程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无法与台积电合作,只能依靠中芯国际。这导致工艺升级成为摩尔线程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中芯国际生产的芯片性能较台积电低30%左右。

为了技术突破,摩尔线程不惜巨额投入,连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间,亏损额超过5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超过38亿元。高端GPU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摩尔线程为了追赶进度,四年内推出四代芯片,研发投入居高不下。半导体创业公司的普遍现象是营收增长伴随着利润亏损,这是技术进步的代价。

摩尔线程面临的困境不止于此。GPU产业链复杂,涉及设计、制造、HBM存储、封装等多个环节。其中,HBM存储被三星、海力士等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难以获取高端产品,只能购买二手产品,价格高昂。中芯国际的高端产能有限,无法满足摩尔线程的全部需求,交货周期长达半年以上,对公司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尽管如此,摩尔线程仍坚持上市之路。上市募资将成为其解决资金困境的关键。摩尔线程能否成为中国版英伟达?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生态系统的建立需要时间,至少需要十年起步。目前,所有AI芯片都会优先适配英伟达的产品,摩尔线程想要打破这一局面,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不过,国产GPU也迎来了好消息。今年,我国启动了“人工智能算力基建”计划,投资200亿元专门支持国产GPU。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国产GPU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陪伴其成长。在高科技领域,技术过硬与讲故事同样重要。摩尔线程讲述着“中国英伟达”的故事,市场将如何回应,值得期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