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宣布了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旨在保护车主权益,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此次行动将从即日起持续至11月底,全面排查并解决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重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截至2025年3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到70.65万辆。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部分维修企业缺乏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擅自开展维修业务,不仅损害了车主的权益,也对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造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重庆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将分阶段进行整治。首先,通过宣传动员,提高企业自查自纠的意识;随后,企业将进行自我检查和整改;之后,执法部门将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将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确保市场规范化发展。
整治行动的重点内容包括:检查维修企业是否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资质并在交通部门进行备案,是否按照备案范围开展业务;是否配备了合格的维修技术人员,并持有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设有专门的动力蓄电池存放场地,以及新旧件是否分开存放;是否配备了电动汽车维修所需的专用设备和绝缘工具等;是否有专用维修车间,并设置了必要的指示标识和静电清除设施;以及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安全、规范的维修作业。
在执法检查中,重庆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已发现一些违规案例。例如,某4S店在未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备案的情况下,擅自更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后驱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箱三合一电动总成。该4S店因此面临5000元的行政处罚。
新能源汽车维修的专业性和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车辆受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交通执法人员提醒车主,在选择维修机构时,应确保该机构具备电动汽车维修资质。车主可以通过访问“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官网,查询维修企业的资质备案情况。同时,市民若发现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存在无证经营或违规操作等问题,可以拨打023-12345或12328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