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的卫星发射活动频繁,预示着卫星互联网建设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加速阶段。8月9日,吉利星座04组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为这一系列发射活动的最新亮点。回顾过去一周,7月27日、7月30日以及8月4日,我国已分别成功完成了低轨05组、低轨06组以及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的发射任务,如此密集的发射节奏凸显了我国在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上的坚定步伐。
卫星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其核心在于通过发射足够数量的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体系。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日益清晰,技术创新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在制造端,得益于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入使用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突破,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运载能力显著提升。尤为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成功研发,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卫星互联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发射场已圆满完成了四次发射任务,其中包括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和07组卫星的发射,五天内两次成功发射的高密度作业展示了我国商业航天能力的飞速提升。与此同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卫星互联网建设中的参与度也在不断加强。例如,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了07组卫星,其卫星智慧工厂通过智能化装备和软件平台的运用,将卫星研制周期大幅缩短,年产能显著提升。
在资本市场上,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形成了涵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的完整布局。通宇通讯的卫星通信产品已覆盖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及卫星通信终端应用等多个领域,且随着国家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的加速,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中兴通讯则在手机直连卫星、宽带卫星服务以及星地融合等前沿技术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并具备卫星通信系统组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与多家国内主要卫星互联网客户展开了深度合作。
海格通信同样深度参与了天通卫星通信系统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其手持终端、射频和功放芯片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空天地一体低空通信网络产品,为无人机和eVTOL等低空飞行器提供了通信保障解决方案,展现了公司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