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泰诺麦博亏损超15亿负债攀升,创新药企科创板上市前路几何?

   时间:2025-08-13 15:36: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泰诺麦博递表科创板,创新药企再启上市征程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泰诺麦博)近日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由华泰联合担任保荐机构。作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的首家受理企业,泰诺麦博的上市之路备受瞩目。

泰诺麦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全人源单抗新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的创始人廖化新和郑伟宏,分别拥有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人类疫苗研究所的丰富经验和医药行业的深耕背景。他们共同洞察到市场对源头创新药物的迫切需求,于是携手创立了泰诺麦博。

泰诺麦博的核心技术是“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度差异化、高效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这些新药旨在提高和改善现有防治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医疗手段。

在主营业务方面,泰诺麦博过去主要通过向百克生物转让专利技术获取收入。然而,随着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在2025年2月的获批上市,公司正式开启了药品销售的新篇章。尽管一季度的产销率仅为0.32%,显示出销售周期尚未完全启动,但这一步伐标志着泰诺麦博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从盈利层面来看,泰诺麦博目前仍处于尚未盈利且持续亏损的状态。在报告期内(2022-2024年度及2025年1-3月),公司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4.29亿元、4.46亿元、5.15亿元和1.77亿元,合计亏损超过15亿元。同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为负值,显示出较大的财务压力。

尽管面临盈利挑战,但泰诺麦博此次IPO采用了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一标准对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潜力的企业较为友好。知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指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主要看重市值加产品标准,特别是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进展和知识产权情况。因此,泰诺麦博的两款核心药品均符合这一标准的要求。

泰诺麦博的主力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用于外伤暴露后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具有明显的疗效及安全性优势。另一核心在研产品TNM001则靶向肿瘤治疗,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有望成为我国首款、全球第三款适用于健康及高危婴幼儿的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药物。

然而,泰诺麦博的商业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公司在产业链上游面临原材料供应商集中的风险,若个别国外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下游,药品的分销、医院准入、医保支付等环节也存在较大压力。目前,泰诺麦博的产品尚未进入医保体系,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下沉市场中面临竞争劣势。

泰诺麦博还面临高企的负债压力。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负债持续攀高,资产负债率也逐步攀升。这一趋势可能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融资灵活性及长期发展规划带来压力。

尽管如此,泰诺麦博在研发创新方面持续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累计研发投入已达近13亿元。同时,公司已拥有多项国内和国际授权发明专利,在申请发明专利也超过50项。

然而,全球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不断挤压着泰诺麦博的生存空间。在破伤风预防领域和RSV预防领域,泰诺麦博面临来自国内外大型医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的激烈竞争。若竞争对手抢先获批更优质的药物,将对泰诺麦博的市场扩展不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泰诺麦博此次拟募资15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和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这将有助于推进核心管线的研发、促进临床试验的高效开展以及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在股权结构方面,泰诺麦博无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为廖化新和郑伟宏。高瓴资本、中银投资、康哲创投等机构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泰诺麦博的实际控制人与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实际控制人回购协议》。若公司在上市申请过程中撤回申请、申请终止或被驳回等情况发生,实际控制人将承担回购义务。

泰诺麦博作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的首家受理企业,其上市之路备受关注。尽管面临盈利挑战、市场竞争和负债压力等多重考验,但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持续投入,并计划通过募资推进新药研发和生产基地扩建。未来,泰诺麦博能否在保持研发创新优势的同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模式,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