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宇宙黎明之谜:133亿岁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达3亿倍太阳被发现

   时间:2025-08-14 05:25: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之旅中,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突破性发现。一个由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强大功能,成功捕捉到宇宙大爆炸后仅5亿年就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身影。这一黑洞的质量惊人,相当于3亿个太阳的总和,且其存在时间长达133亿年,刷新了已知最古老黑洞的记录。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古老黑洞,天文学家们运用了光谱学的方法,将光线分解为不同波长以分析物体的特性。当气体围绕黑洞旋转并最终落入其中时,远离地球的气体发出的光线会被黑洞拉伸,呈现出更红的波长;而靠近地球的气体则相反,其光线被压缩成更蓝的波长。这种红蓝交错的光谱模式,成为了探索遥远天体物理性质的独特工具。

在这次研究中,团队分析了韦布空间望远镜CAPERS项目的数据,该项目旨在识别和研究最遥远的星系。他们发现了一个名为CAPERS-LRD-z9的星系,其光谱特征表现为独特的“小红点”。这类星系诞生于宇宙的婴儿期,即大爆炸后的前15亿年内,通常体积紧凑、色泽红艳且异常明亮。

天文学家们认为,这一新发现的星系有助于理解“小红点”星系为何会呈现出明亮的红色。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黑洞周围存在一团厚重的气体云,这些气体云扭曲了穿过的光线,使其波长变得更红。在早期宇宙中发现如此巨大的黑洞,为研究这些天体的演化历程提供了宝贵的契机。科学家们推测,这个黑洞要么在诞生之初就拥有了超乎寻常的“原始质量”,要么其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现有模型的预测。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宇宙早期的一些奥秘,也为未来的天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科学家们将继续利用先进的望远镜和技术,深入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期解开更多关于宇宙的谜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