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标志着这家中国粮油巨头的业绩显著回暖。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0%,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佳半年报纪录。
作为行业领头羊,金龙鱼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全业务线的毛利率均有提升,尤其是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其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3.25个百分点,增幅达到上年同期的三倍以上,销量也有所增加。这些积极因素共同推动了金龙鱼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7.55亿元,为2023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尽管半年报表现强劲,但金龙鱼仍面临一些挑战。公司在报告中指出,尽管面粉、大米等消费品需求有所复苏,但复苏程度不及预期,加之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市场对金龙鱼盈利复苏的持续性持谨慎态度。金龙鱼的股价已经连续五年下跌,这份半年报能否提振投资者信心,以及估值修复的动力是否足够,仍需进一步观察。
从具体业务来看,金龙鱼的厨房食品业务依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食用油、面粉、大米等日常消费品。今年上半年,厨房食品业务收入达到715.51亿元,同比增长2.69%,毛利率提升至7.66%,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公司还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如高端大米和低GI、高纤、多谷物系列面粉产品,小包装食用油销量同比增长8.3%,高端食用油占比提升至35%。
与厨房食品业务相比,金龙鱼的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在上半年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增长。该业务实现收入431.8亿元,同比增长10.81%,毛利率由1.01%增长至4.26%,增幅达3.25个百分点。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大豆压榨利润的提升和下游养殖需求的回暖。
然而,金龙鱼的中报也透露出一些隐忧。今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环比下降4.19%,净利润环比下降21.11%,扣非净利润下降38.9%。尽管公司未具体说明原因,但提到了食用油企业利润承压、大米需求不及预期以及面粉主食类消费规模下降等问题。
粮油行业受传统消费淡旺季影响显著,一季度是备货旺季,二季度则进入消费淡季。小麦、水稻、大豆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是影响粮油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金龙鱼在财报中提到,上半年豆油行情先强后弱,豆粕价格波动较大,小麦价格呈缓涨态势,下半年原材料价格走势将对公司毛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金龙鱼的业绩回暖仍为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中金公司在研报中给予金龙鱼“跑赢行业”评级,并设定了40元的目标价,较现价有21%的上涨空间。市场分析认为,虽然短期业绩回暖为金龙鱼的估值修复打开了窗口,但长期估值中枢的抬升仍需公司用持续盈利和业务放量来证明。
金龙鱼在半年报中未具体透露未来计划,但表示将继续优化采购策略、提升营销效率,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对于投资者而言,金龙鱼的未来表现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