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空探测实验室透露了印度航天的一系列宏伟蓝图,涵盖了从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到月球基地建设的多个方面。印度的航天计划不仅限于载人航天任务,还包括在近地轨道建立空间站、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在月球南极部署月球车,以及支持载人登月的大型火箭研发。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与欧洲航天局(ESA)今年5月签署了一项载人航天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将在近地轨道及探月任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内容广泛,从技术标准的互通,确保双方航天器交会对接系统的兼容性,到宇航员的全面训练,涵盖抛物线飞行训练和地面模拟太空任务等。双方还计划探索利用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末级改造的临时轨道平台(POEM)进行联合研究。
协议还提及了未来可能的扩展计划,其中包括欧洲宇航员可能参与印度的BAS空间站任务,以及在月球科学载荷方面的合作。据悉,印度BAS空间站的首个模块预计于2028年发射,并计划在2035年完成整体建设。然而,印度载人航天中心主任近期承认,该项目正面临技术上的挑战,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公开。
在载人航天领域,印度空间部长辛格(Jitendra Singh)此前宣布,印度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将推迟至2027年第一季度发射。这一决定意味着,该任务相比最初计划的2022年执行时间有所延迟。
随着印度航天计划的不断推进,这些国际合作和技术挑战将成为关注焦点。印度航天的未来走向,不仅关乎其自身的航天事业发展,也将对全球航天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