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大会近日圆满落幕,各项赛事精彩纷呈,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在径赛项目中,宇树科技成为最大赢家,一举夺得1500米、400米及4×100米接力赛的桂冠。而天工Ultra则在100米短跑中脱颖而出,其团队透露,自主导航技术的运用是获胜关键,该技术结合了激光雷达、环视摄像头及先进算法,实现难度甚至超越了智能驾驶。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分享道,在比赛中,宇树H1的平均奔跑速度达到了约3.8米/秒,遥控器的使用更是为了充分挖掘机器人的潜能。其他参赛队伍同样在备赛期间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魔法原子团队,他们利用强化学习技术优化了MagicBot Z1的跑步姿态,使其运动更加流畅高效,极限速度平均提升了1米/秒。
100米障碍赛成为另一大看点,宇树科技不仅包揽了前三名,还凸显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挑战。该赛事完赛率仅为四分之一,多数队伍未能完成比赛,这反映出人形机器人在算法稳定性、执行效率及感知与运动协调方面仍有待提升。宇树科技的运动控制算法得到了业内多位技术专家的认可。
在应用技能场景赛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在物料搬运项目中获得了亚军和季军的好成绩,而优理奇则在酒店清理场景中独占鳌头,包揽冠亚军。优理奇的创始人杨丰瑜指出,当前大多数机器人仍依赖于预设的编程动作,缺乏对周围环境的真正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感知泛化与环境适应能力。
大会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能力上的显著进步,同时也揭示了其在面对复杂真实世界任务时的局限性。为了实现从“演示级”向“应用级”的跨越,人形机器人需要在算法泛化、感知精度及自适应学习能力上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