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再现恶劣造假案:思创医惠欺诈发行,股价闪崩投资者蒙损

   时间:2025-08-18 23:09:50 来源:财经锐眼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A股市场的历史长河中,每一轮牛市似乎都会伴随着一些企业的丑闻曝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思创医惠便因涉嫌欺诈发行,再次将投资者的目光引向自身。

思创医惠自2010年上市以来,除了2013年至2015年牛市期间股价短暂上扬外,其余时间股价大多处于下跌趋势。投资者的质疑声从未间断,特别是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表示怀疑。数据显示,思创医惠上市后股价表现惨淡,2010年至2013年期间最大跌幅超过89%,而自2015年牛市顶点至今,股价最大跌幅更是超过93%。

思创医惠在IPO招股书中曾宣称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30%,位居同行业第一。然而,如此惨淡的股价表现显然与这一市场地位不符。在A股市场,很多时候投资者的眼光并非问题所在,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

今年8月15日,思创医惠发布公告,证实了投资者长期以来的质疑。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公司收到了《调取证据通知书》。消息一出,思创医惠股价开盘即大幅低开近20%,盘中虽有短暂回升,但最终仍下跌超过10%。

事实上,早在2024年1月9日,思创医惠就因财务造假问题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经查明,公司在2019年虚增营收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2020年1至9月虚增营收6096万元、虚增利润5237万元;全年更是虚增营收9646.88万元、虚增净利润8394.14万元。公司在2020年7月5日披露的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使用了包含虚假数据的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时任董事长章笠中因知晓并授意业务造假、财务造假,未能有效管控,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750万元罚款。讽刺的是,尽管财务造假行为早已被查明,但自2020年以来,思创医惠股价的最大跌幅仍然超过90%。

思创医惠欺诈发行可转债的背后,是公司主业连续的亏损。自2020年开始,公司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亏损五年,归母净利润也已连续亏损四年。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843.99万元、-7.61亿元、-8.97亿元、-8.99亿元和-4.42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净利润方面,2021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6.85亿元、8.78亿元、8.74亿元和5.02亿元,累计亏损近30亿元。

财务造假事发前后,思创医惠的财务数据差异巨大。特别是2020年,公司首次披露的年报中净利润为1.0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134.27万元,但事发后分别调整为1511.1万元和-5843.99万元。这样的财务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更令人震惊的是,思创医惠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还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早在2021年10月20日,公司就因大股东思创医惠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对外支付的采购款和股权转让款累计发生额为3.38亿元,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公司还因合同纠纷被工商银行起诉,起因是时任董事长章笠中私自使用公司公章违规担保。

思创医惠上市之初,路楠是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然而,随着路楠的减持套现,公司逐渐变成了无实控人状态。章笠中则是在2015年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获得股份,并成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章笠中执掌思创医惠期间,公司发生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尽管路楠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决策,但却加快了从二级市场减持套现的步伐。自公司上市以来,股东累计减持套现已超过19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思创医惠早已被监管确认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可转债,但今年一季度公司股东人数竟然还暴增2.5万多人,达到7.38万人。这些持股的股民究竟在赌什么?这或许是市场留给我们的又一个谜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