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寿安保基金再陷“老鼠仓”风波,内控隐忧与权益投资短板待解

   时间:2025-08-22 01:38:24 来源:独角金融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基金经理李丹因“老鼠仓”行为被天津证监局处罚,这一事件再次将公募基金行业的合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据天津证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李丹在担任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期间,利用其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312万元,但最终交易以亏损告终。

李丹的职业背景显示,她自2007年起在证券行业工作,曾在银河证券任职多年,后于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从研究员逐步晋升至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产品,其中包括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等。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一度超过20亿元。然而,在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李丹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与基金交易高度趋同的操作。

尽管李丹在书面材料中提出了多项申辩意见,但天津证监局经复核后,仍对其处以60万元罚款。值得注意的是,李丹所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在处罚书涉及的时间段内,与其“老鼠仓”行为存在时间上的高度吻合。该基金在李丹任职期间,业绩波动较大,利润情况并不理想。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国寿安保基金内控机制的关注。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李丹的行为系其个人行为,但独立财经撰稿人指出,基金经理在职期间发生“老鼠仓”事件,反映出基金公司在人员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实际上,这并非国寿安保基金首次暴露出内部治理问题。此前,该公司专户投资部负责人胡文飚也因违反规定申报证券投资及操纵证券市场被行政处罚。

国寿安保基金作为一家典型的保险系公募,背靠实力强劲的股东中国人寿资管,已构建覆盖货币市场、债券型、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的全产品线布局。然而,该公司一直存在“重固收轻权益”的情况。尽管近年来有所调整,但权益类产品仍然弱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寿安保基金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规模占总规模的绝大部分,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相对较小。

在业绩表现上,国寿安保基金的权益类产品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部分产品近三年涨幅超过10%,但也有多只产品亏损幅度超10%。国寿安保基金在新基金发行上也面临困境。近年来,该公司多次出现基金发行失败或募集延期的情况,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权益类产品的信心不足。

此次李丹“老鼠仓”事件再次为国寿安保基金敲响了警钟。在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国寿安保基金还需在权益类产品布局上加大力度,提升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