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中的“面包龙头”桃李面包(股票代码:603866.SH)公布了其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遭遇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业绩面临较大压力。
具体而言,桃李面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亿元,降幅更是达到了29.7%。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桃李面包第一次出现营收与利润的同步下滑,去年全年,公司已经历了十多年来首次的双降局面。
针对净利润的大幅减少,桃李面包方面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同比增加,导致本期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本期广告及宣传费用的增加也对公司利润产生了影响。
从财务数据来看,桃李面包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2.9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从9.6%下滑至7.81%,显示出公司经营效率的下降。
作为深耕短保质期面包行业的领军企业,桃李面包的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同时,公司还生产月饼等针对传统节假日的节日食品。然而,近年来,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达利食品通过“美焙辰”品牌进行低价渗透,曼可顿则加速全渠道布局,而商超自有品牌如胖东来的“德丽可思”、盒马的现烤面包等,凭借新鲜度和性价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使得桃李面包的终端动销速度放缓。
财报显示,上半年桃李面包的面包及糕点收入为25.85亿元,而去年同期仅面包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了29.85亿元。从地区分布来看,桃李面包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营收均出现同比下滑,仅在华中地区实现了增长,这得益于公司与量贩渠道的合作推进顺利,新兴渠道变革区域试点的成效开始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作为桃李面包的“大本营”,上半年收入约为10.4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近四成,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抵挡下滑趋势,收入同比下滑超过9%,显示出核心市场增长乏力的态势。
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桃李面包上半年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广告及宣传费用达到42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千万元,增幅超过40%。然而,从结果来看,高额的宣传投入并未带来销量的增长,反而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销售端的疲软也传导至渠道端,桃李面包的经销商队伍出现波动。截至6月末,公司的经销商总数为971个,较去年同期净减少9个。尽管面临销售压力,桃李面包仍在继续扩大产能。
截至6月末,公司已有24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合计产能达到22.59万吨,实际产量为14.2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3%,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还有两个在建生产基地项目,未来计划扩产9.9万吨。如果产能持续扩张而销量未能改善,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折旧压力也将持续加大。
除了销售与产能问题,桃李面包近年来还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这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今年7月,公司因产品抽检不合格而发布致歉信,涉及的产品为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超标。
据了解,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不仅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回顾过去,桃李面包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个例,此前也曾多次因类似问题受到行政处罚,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桃李品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