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啤酒”)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遭遇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重下滑。具体而言,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8.39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下降4.03%。其中,第二季度表现更为疲软,营收为44.84亿元,下滑1.84%;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降幅达到12.7%。
这一业绩表现是自2015年以来,重庆啤酒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降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啤酒总产量也略有下滑,为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尽管在此背景下,重庆啤酒上半年的销量实现了0.95%的增长,达到180.08万千升,表现优于行业整体。
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重庆啤酒的三大核心区域中,西北区表现最佳,收入增长1.75%,创收25.96亿元。然而,南区和中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区收入微降0.7%,达到35.32亿元;南区作为公司的传统市场,今年上半年收入减少1.47%,至24.79亿元,这一区域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曾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高达43.16亿元,毛利率也达到58.42%的高位。
重庆啤酒指出,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流产品的市场表现不佳。尽管高档产品及经济产品均实现了收入增长,但主流产品的营收下滑0.92%,对整体营收产生了拖累作用。公司管理层表示,全国性啤酒企业在公司市场区域的加大投入,以及新兴小众啤酒品牌的快速渗透和扩张,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面对业绩压力,重庆啤酒并未止步。公司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宣布,为满足佛山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增强资本实力,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将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被视为重庆啤酒持续布局华南市场的重要一步。尽管华南地区因气候因素成为啤酒消费的重要市场,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包括青岛、华润雪花等全国性品牌,以及珠江等本地品牌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在此区域展开激烈争夺。
在业绩“失速”的背景下,重庆啤酒也在寻求通过产品创新和非现饮渠道的拓展来突破困境。公司在互动平台上透露,目前正持续进行大理苍耳橙味汽水的市场推广和产品优化工作。同时,公司还在第二季度推出了乌苏大红袍精酿和龙井绿茶啤酒等新品,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啤酒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重庆啤酒能否通过渠道策略的持续发力和精准契合市场的产品创新来实现业绩的反弹,仍是一个未知数。公司的后续业绩表现充满了变数,投资者和市场将持续关注其后续动向。